坚持了8年宁波这位ldquo周大哥


“周大哥,头发又长了,又要麻烦你了啊!”“客气啦王大姐,快坐下把。”这位周大哥就是家住海曙区望春街道春城社区的周仁定,今年70岁,不过很多比他年长的居民也叫他“周大哥”。每周二和周三上午9点,他会分别来到老家高桥镇新庄村和自己的居住地春城社区服务站,为老年居民免费理发。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8年,8年里只请过一次假,服务超过人次。拿弟弟练手,自学理发手艺周仁定家里人多,他是老大,还有四个弟弟。他说,小时候理一次发就要一角五分,头发长得快,一个多月就要理一次,五兄弟一起去一次,七毛五就没有了。当时17岁的周仁定一咬牙,花3元钱买了个手动的推子,拿弟弟练手,自学理发。一开始手不稳,兄弟几个出门的时候,经常顶着一头“坑坑洼洼”的发型。好在弟弟们为了省钱并不在意,周仁定才能把这项手艺继续下去。后来,他还时不时去理发摊子边偷师,理发手艺越来越好。直到现在,弟弟们还时常到他家让大哥理发。帮别人理发变成了爱好和习惯年,周仁定退伍后到工厂上班,每天午饭吃好,就免费为工友理发,“周大哥”的名号在厂里流传开来。退休后,他主动参与了一个志愿者团队,每天到公园里摆摊,免费为有需要的老年人理发。后来搬到春城社区后,他又开始为社区居民公益理发。刚开始开展公益理发服务时,周仁定没有为女性理发的经验,“以前都是给弟弟、给工友理发,工友也都是男的。”他还记得第一个找他理发的短发奶奶。当时他有些紧张地和她说明了情况,她说:“不要紧的,年龄大了也不用什么发型,你帮我把后面剃短就好了。”虽然这位奶奶对发型没有要求,不过周仁定还是拿出十二分精力,为她理了个利落的短发,奶奶非常满意。回家后他又仔细琢磨,现在,他的理发技术越来越全面了。除了定期给居民理发,偶尔也会有出行不方便的老人请他上门理发。社区有一位何师傅,让周仁定理发两年多,有一段时间突然不来了,周仁定问了他的家人才知道,原来何师傅中风下不了床了。于是,周仁定在社区理发工作结束后,主动上门为何师傅理了发。以后每隔一个月,他都不忘上门,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直到何师傅搬走。何师傅的家人非常感恩周大哥,搬家前还专程给他送来水果以表心意。把公益理发当作“良药”只要做得动就一直做下去周仁定的家里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最显眼的便是放在门口地板上的一个木箱子,这是他的理发设备。此外,家里储备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护腰产品。周仁定年轻时留下了腰疼的毛病,四十多岁时,还因为骨质增生动过手术,但毛病没有根除。前几年,他花钱买了很多理疗类的产品,也都没啥用处。医生认为他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合再做手术了,腰疼的时候还是要以静养为主,不要久坐久站。不过周仁定说:“反正站着也痛、躺着也痛,那为什么要躺着浪费时间呢?还不如趁做得动多做点事。”除了每周两次理发,他还到社区活动室做志愿者,离开前还会给活动室打扫卫生。停不下来的周仁定表示,忙起来反而不会一直注意腰痛了,“大家对我理发手艺的满意,就是最好的良药,只要做得动我就一直做下去。”  "data-nonceid=""data-type="video">大家还在看官宣!宁波开展试点!事关这类学生判了!宁波首例!假的!假的!宁波人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zhsbt.com/hyz/12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