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跟太子起争执,问大臣我们两个谁说的对


彭洋怎么挂号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60/

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所以,在皇帝跟前时常会有性命危险。这话一点不假,当皇帝的心情总是阴晴不定,难以揣测的时候,一旦摸不准皇帝的心思,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生性多疑,残忍暴虐之人。作为大明的开朝皇帝,他有着卓越的政治智谋,经纬天下,作为臣子们的“老板”,他又是一个让人不好伺候的主。

这可能与他早年的人生经历有关,造就了朱元璋多疑的性格。纵观朱元璋的一生,他从来不信任任何人,当了皇帝之后更是如此,臣属因一句话或几个字而被杀的不少。因此,在朱元璋身边当差是一件及其危险的事,时时都有掉脑袋的风险。

因为,早年的朱元璋剃过光头还当过和尚,甚至,还做过流寇毛贼,所以,他特别的忌讳僧、光等字。凡是有人胆敢当他的面提起,无一都没有好下场。由于,生和僧同音,则和贼同音,这自然就犯了他的大忌。据记载,朱元璋时期,有位官员因在贺表中有“天生圣人,为民作则”而掉了脑袋。

现在看来,朱元璋虽然做了皇帝,他的何等的自卑,他的做法又的何等的荒唐可笑。

作为朱元璋身边的一个近臣,袁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袁凯,出生在元末明初之时,也是明代初期著名的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袁凯为人刚正不阿,大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就委任他作了监察御史,负责向皇上进言。级别虽然不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在皇帝身边的职位,一般都会让皇帝比较信任的人担任。

据《明史》记载:有一次,朱元璋打算处死一批牢犯,并把这个政务交给太子,顺便,让他也练练手。于是,他命令袁凯将卷宗交给太子复审。朱标的性格仁和,不像他父亲一样残暴不堪,于是,他对父亲的做法表示了相反的意见。

朱元璋听了之后很不开心,这时,恰巧袁凯站在旁边,他便询问袁凯的意见:“朕的意见是全部处死,太子却不这样认为,那么,你觉得谁对谁错呢?”

听到皇帝这么问,袁凯的脸一下子就白了,这是一个及其危险的问题,这可把袁凯难住了。不过,在袁凯一番思索后,回答道:“皇上您执法分明,维护法制,太子爱民,宅心仁厚。”

这样就两边都夸,两边都不得罪了。袁凯很满意自己的这个答案,他以为自己总算涉险过关了。没想到,朱元璋听到后反而更加生气,认为袁凯耍两面派,所以,立刻下令将他打入大牢,朱元璋认为他“老猾持两端”。

两端,也叫两可说,即春秋时郑人邓析创立的一种辩术,《晋书》说它“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淮南子》说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数难子产之政”。

但是,没想到仅仅过了三天,朱元璋便派人把他放了出来,还恢复了他的官位。自此之后,每次上朝,朱元璋就指着他对众人说:“大家看,这就是一个两面派。”

有一天,袁凯突然倒在了上朝的途中,一动不动,很像中风的样子。朱元璋不相信他是真的生病,狱卒,命人拿来铁钻钻他,为了让朱元璋相信,袁凯忍者剧痛,终于逃过了一劫。

袁凯知道以朱元璋的性格绝对不会轻易的放过自己。

没过多久,袁凯就和家人一起回到了老家。回到老家之后,袁凯就开始装疯卖傻。朱元璋果然派了人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此后,监视者看到袁凯每天都满身污垢,疯疯癫癫。

更为奇葩的是,他还趴在墙的一角吃起了粪便。其实,这些粪便并不是真的粪便,而是袁凯为了瞒过朱元璋用面粉做成的。此时,监视者们都认为袁凯确实是疯了。

于是,就把他们看到的景象如实的禀报给了朱元璋,这一回,朱元璋终于相信袁凯是真的疯了。可以说,付出了这么多牺牲,袁凯总算是骗过朱元璋了。

在此之后,袁凯一直都小心翼翼的活着,生怕被人发现自己装疯。也因为自己的小心,最终,他的家人才能幸免于难。虽然,比较悲惨,但是,好歹也算保住了一条性命。

在皇帝身边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历史上那些在皇帝身边工作的,还能游刃有余,最终,得以善终的都不是一般人。

参考资料:

『《明代诗人洪武年御史》、徐祯卿《剪胜野闻》、祝允明《野记》、杨仪《明良记》』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zhsbt.com/hyz/13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