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房颤发生时,人能感觉到心跳明显加快,节奏很不规律,房颤的最大危害是导致中风。好莱坞著名电影演员——阿诺德·施瓦辛格曾患房颤,得益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他获得了重生,68岁时依然能够在荧幕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房颤的认识及危害房颤,即心房颤动,发生时,人能感觉到心跳明显加快,可达-次/分,而且跳动节奏也很不规律。其危害主要是:
1)房颤的最大危害是导致中风。与非房颤患者比较,房颤患者中风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5倍,致残率达25%,死亡率高达25%。对于年龄超过65岁,有脑中风病史或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病史的房颤患者,中风发生率更高;
2)房颤患者心脏功能比常人低30%左右,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3)房颤患者明显感到心悸、胸闷、头晕,甚至会昏倒。
其中,房颤患者最为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就是中风。房颤所导致的中风相比其他原因导致的中风,通常都更为严重。研究数据显示,房颤中风相比于一般中风的致死率高一倍,复发率高近50%。究其原因,是因为房颤病人房颤时,左心耳内血流非常慢,非常容易在左心耳形成血栓。左心耳内血栓通常都比较大,且更容易反复形成血栓,造成严重的危害。
房颤患者中风预防新手段房颤患者中风预防的常规手段是服用华法林。华法林是经典的抗凝药物,对于降低房颤患者中风疗效显著,但是由于其药物作用机制的原因,使用时需要与医生密切沟通,控制并调整剂量,防止出血风险。
传统的华法林使用非常麻烦,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能坚持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比例不超过10%。随着医学的进展,房颤患者中风预防有了新手段。
1)新型抗凝药物
新型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可以有效预防中风。由于药物作用机制的变化,不需要定时监测INR(一种凝血指标),服用难度大大降低,但是仍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2)左心耳封堵术——一劳永逸解决房颤中风
临床研究显示,房颤患者中风的血栓绝大多数起源来自于左心耳。如果对左心耳加以干预,就可以有效降低血栓脱落到身体其他部位,造成中风等栓塞事件的概率。
医生将封堵器放置于血栓起源点左心耳,封住左心耳开口,避免心耳内形成血栓,从而大大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左心耳封堵术属微创介入手术,无需开刀,从大腿穿刺,建立手术通路输送封堵器到左心耳。手术过程中不会有特殊不适,整个操作1小时内可完成,术后恢复仅需24小时。
术后,房颤患者不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避免了抗凝药物长期使用的出血风险和肝肾功能损害,同时有效预防中风。
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新故事在年美国举行的左心耳封堵术给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巨大益处的分享会上,作为特邀嘉宾——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好莱坞著名电影演员,同时也是该术式的获益患者——阿诺德·施瓦辛格,与他的主治医师一起主持这个专场。施瓦辛格在与听众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奋斗历程之后,连用三句“ThankYou!ThankYou!!ThankYou!!!”表达了他对所有心血管医师的真挚感谢。
施瓦辛格在美国人眼里,已经成为大众形象代表,是强者与力量的化身。他怀揣着梦想,一路拼搏,完成了从健美先生到好莱坞巨星再到加州州长和政治家的蜕变与转型。然而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心脏在长年的奋斗历程中出了问题。左心耳封堵术使施瓦辛格等许多房颤患者不必再担心因服用抗凝药物而时刻面临出血风险,一个经皮导管介入完成的小手术就解决了中风的大问题。
想了解更多,请亲临“房颤及卒中患者健康大讲座”
时间:11月21日(周六)9:00-11:30
11月28日(周六)9: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