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在逐渐控制,但防控仍不容放松。大家自觉响应号召,“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做贡献”。然而,冬春交替,天气变化剧烈,本是脑中风高发季节,在疫情之下我们如何预防脑中风?今天,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红东和大家聊一聊。
专家简介
赵红东南京医科医院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障碍学组秘书;南京市医学会神经电生理分会委员。曾主持完成《P在卒中后抑郁中的诊断价值》、《早期他汀类药物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MMP-9水平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强化血压管理对急性大动脉闭塞取栓患者脑灌注与预后的关系》等多项课题,多年来发表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治疗”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疾病、头痛、头晕等疾病的诊治。
01
中风高危因素,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赵红东主任介绍,导致脑中风的基础疾病有很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要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管理:
管理好血压是中风患者的首要任务。血压不仅要正常,还要平稳。这就要求患者稳定规律的服用长效降压药物,并保持低盐饮食,每天每人盐的摄入量尽量少于3-5克。
疫情期间,大家都比较紧张,不能外出,难免情绪不好控制,容易激动,情绪的波动,极易引起血压的升高,一旦血压控制不好,容易引起脑中风发病,所以一定要按时服药,定期检测血压。中风患者每天最少测量两次血压,分别在早起排便进餐前和下午测量,并予以记录,给医生一个调整药物的依据。
老百姓说,管住嘴,没开嘴,但是大家都宅在家里,都成了“大厨”了,因此管住嘴非常有挑战性。由于疫情期间活动减少,对于合并糖尿病的中风患者,要在保证营养全面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主食摄入。
早餐尽量吃麦片和牛奶,午餐晚餐用粗粮代替细粮并进食足够的蔬菜和蛋白质,以及少量水果。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水果有木瓜、猕猴桃、柚子等。同时,要在家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并做好记录,根据血糖情况咨询医生适当调整药物或胰岛素用量。
中风患者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是高脂血症,对于伴有高脂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来说,要坚持服用降脂药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做饭使用少量植物油、不吃动物内脏。
情绪及环境对于维持中风患者病情稳定、预防复发也很重要。疫情期间,长期在家容易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并使作息时间紊乱。此时,生活要规律,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充足,保证生物钟的稳定。
白天可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并适当进行室内锻炼。也可去人烟稀少的户外进行活动,但一定要注意保暖。此外,禁烟禁酒、避免情绪波动对于预防病情反复是非常重要的。
02
中风病人如何居家康复锻炼?
赵红东主任介绍,虽然宅在家里,但中风病人一定要注意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对于卧床病人,要配备一些被动的锻炼设备,每天坚持锻炼,防止肌肉萎缩;能走动的病人,可以在家里进行原地行走、练瑜伽、太极拳等运动,坚持每天康复锻炼30分钟到1小时,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
03
出现这些症状,就医越快越好!
虽然宅在家里,也要密切观察自身病情变化。对于中风而言,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您可能是脑中风了,请一定注意,要果断的及时的就医:
中风治疗,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救治方法是溶栓,但这种方法有严格的时间窗:静脉溶栓限定在发病6小时内,大动脉取栓可以适当延长,但都是越早越好。所以,从发病到治疗时间越短患者获益越大。
我院卒中中心是国家卫健委授予的“五星级高级卒中中心”。由于中风救治,越早对患者越获益,我院专门开设了24小时绿色通道,保证患者及时就医。
医院神经内科专病门诊
本文作者: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戚在兵
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