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新规
你不得不知道的这些事儿~
随着年1月31号的时间划过
旧版重疾险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前段时间热议的重疾新规正式上线
面对各大保险公司提出的“择优理赔”
已经购买到的伙伴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但是
还有许多朋友因为各种原因
没有赶在新规实施之前成功投保
“面对新版重疾,就不值得购买了吗?”
肯定不!是!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重疾新规到底香不香
NO.1
重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年2月3日是电影圈悲伤的一天——两位电影人因癌症去世!当日为多部电影创作主题曲的著名音乐人赵英俊患肝癌去世。而又在当晚,电影业资深人士、原乐视影业CEO张昭因病(胰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同一天,两个电影人都因癌症去世,除了悲痛以外,大家不得不引起对恶性肿瘤病的重视!连央视新闻也在2月3日发出微博提示全球患癌数据。
??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活工作压力加大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那在亚健康状态人群剧增的当下,不论新旧重疾,能够在当下身体尚且可以购买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购入,给自己和家庭加上保护伞。
NO.2
新版重疾到底“新”在哪里?
其实在年之前,重疾险病种没有国家统一定义和理赔标准。因此在年,中国保险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
不过,这份文件13年来一直没有更新,已逐渐跟不上医疗水平的发展了。因此才有了重疾新规的上台。
上图大致罗列对比了新旧重疾定义的不同,看不太清楚的朋友可以看我下方的分析:
????
重疾从25种扩充到了28种:
新版重疾定义在旧版的基础上增加了3种重疾: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3种轻症:轻度恶性肿瘤、轻度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重疾产品几乎都包含了这3种新增的重疾与轻症,在这方面,新旧重疾产品几乎保持一致。虽然对产品的变化影响不大,但是新增的重疾更具有实际意义。
疾病细化,分级赔付:
新重疾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将部分过去属于重症疾病,但目前诊疗费用较低、预后良好的疾病明确为轻症疾病,使赔付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比如甲状腺癌,并不是照传言那样直接化为重症,而是按照它的轻重程度,进行分级赔付。
·TNM分期I期以上甲状腺癌:按重疾赔付。
·TNM分期I期或以下甲状腺癌:按轻症赔付。
在《年理赔年报》中,甲状腺癌的理赔率位居榜首。可实际上,轻症甲状腺癌预后较好,医治费用一般只需数万元。
重疾定义表述更严谨,
实际理赔条件放宽:
在定义上,开胸类手术优化理赔条件。
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的理赔条件,将手术要求由“实施了开胸”变为“实施了切开心包”,更符合现代医学的技术。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中风后遗症,新重疾还对判定标准进行了细化,如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与国际接轨;脑中风后遗症对肢体机能和咀嚼吞咽功能从原来的“完全丧失”调整为肌力要求和严重障碍。
其余放宽的还包括: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运动神经元病;主动脉手术。上述疾病理赔条件变化不大,但都略微比旧版的规范更精准,贴合现代医学临床诊断标准。
NO.3
适合自己的重疾产品才是好产品
新版重疾产品的上市才是真正的重疾新规“落地”,各家保险公司均不同程度地在新版重疾定义的基础上丰富了产品责任和形态。例如:有些重疾产品的轻症保留了原位癌,有些重疾产品的重症保障增加到了种以上,有些重疾产品还增加了中症的保险责任,进行分层保障,使保障更加“立体”。
新版重疾产品上市后,保险消费者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