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能防脑卒中吗看看专家怎么说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季节交替时,去医院输液可以通血管。于是,医院输液,希望以此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脑中风。那么,这种做法究竟对不对?

定期输液防卒中?这办法不靠谱!

“定期输液防卒中?信的人真不少,但这办法真不靠谱!”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专家杨燃明确表示,预防脑卒中有正确的预防模式,希望中老年朋友不要听信江湖传说,以讹传讹。

杨燃指出,预防脑卒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输液有治疗作用,没有预防作用。因为静脉药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一般只有数小时,药效会很快消失。希望靠输10天的液,起到一整年的预防效果,是不科学的。

脑卒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管狭窄、闭塞,形成血栓,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出现肢体麻木、瘫痪、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头晕头痛等症状。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长期吸烟、酗酒、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运动减少等密切相关,要防止脑卒中发生,主要是控制这些促进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正确的预防方式

正确的预防模式,首先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少吃煎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平时坚持规律应用降压、降糖药物,经常监测指标,确保血压血糖稳定在一个理想范围内。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戒酒。

同时也要了解,进行颈血管彩超检查,可以很容易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颈血管彩超发现动脉硬化斑块,需要长期口服抗栓及他汀药物,控制动脉硬化发展、稳定斑块,预防脑卒中。

不要再迷信定期输液能预防脑中风了。输液也会带来风险。老年人如果输液过多、速度过快,可能会诱发心衰。输液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增加静脉炎、输液反应的潜在风险。改变认识上的误区,对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长期干预至关重要,平时坚持吃药,管好血压、血糖、血脂,管住嘴,迈开腿,这才是正确预防脑中风的办法。

如何识别脑卒中?得了脑卒中应该怎么办?

大众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中风”口诀掌握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言语含混口角歪,医院”。

这个口诀包含3个测试——

01语言测试:

让患者重复一句话,如果说不清楚,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那么言语测试不通过;

02微笑测试:

让患者微笑,观察他两侧的嘴角是不是对称,如果一侧嘴角不能上抬,那么微笑测试不通过;

03平举测试:

让患者双上肢平举,坚持10秒,如果有一侧上肢无法坚持平举,那么平举测试不通过。

3个测试中有一个测试不通过,就要怀疑患了脑卒中,这时应当及时拨打等急救电话,医院急救。因为目前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仅为4.5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可能就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合理膳食小口诀

日常饮食可以借鉴“十个网球原则”:每天主要摄入的食物量保证在十个网球大小。其中:肉类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主食(米、面、谷类等)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十个网球就是1、2、3、4加起来,一共十个网球。

阿司匹林记得空腹服用

最后再纠正一个服药的小误区:很多人担心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造成消化道出血,为了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部的损害,选择餐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这种做法恰恰是错误的。

因为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工艺就是为了减少阿司匹林在胃部的消化,而制作了一个不能在胃里溶解的“外衣”,空腹服用,快速进入胃部,然后排空到十二指肠后吸收,而餐后服用,会延长阿司匹林在胃部的时间,反而造成在胃部吸收,对胃黏膜造成损害。所以一定记得,要餐前空腹服用。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加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

长按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zhsbt.com/yhrq/10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