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半年前,吴先生某日在浴室洗澡的时候晕倒了,好在被家人医院。经检查发现,吴先生是因为血脂过高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导致昏迷。医生建议他之后需要积极控制血脂水平,否则可能会诱发脑梗塞。
出院回家后,吴先生开始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再也不敢无肉不欢了,连自己最爱的动物内脏、红烧肉都不吃了。每天吃饭就配着家里的咸菜以及腐乳吃,不爱吃蔬菜。
三个月后,医院复查,发现血脂不但没降反而升高了不少。医生告知他饮食控制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定期锻炼。
这次回去后,吴先生就开始坚持起了夜跑,没想到跑了没两天,再次晕倒在了跑步的路上。医院,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吴先生被确诊为脑梗塞,经过几天的奋力抢救,依旧无力回天……
这个结果让一家人难以接受,不是都饮食、运动控制血脂了吗?怎么会发展成了脑梗塞?
一、为什么脑梗塞患者越来越多?
脑梗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个疾病,但对于其中的机理却不是很了解,这到底是什么疾病?
脑梗塞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部供血血管因为管腔狭窄、闭塞而导致的供血区缺血性坏死、软化,最终诱发脑功能障碍。
在发生脑梗塞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包括半身不遂、语言功能障碍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等,甚至有些患者会因此而患上抑郁症、血管性痴呆等。
哪些人是脑梗塞的高发人群?
1、爱吸烟:罹患脑梗塞的风险会显著上升,随着吸烟年龄以及吸烟量的增加,患病风险也会数值上升。
2、体重偏高的人:肥胖是高血脂的危险因素,而高血脂极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发生,这两个均是脑梗塞的风险因素,尤其是青年时期就肥胖的人群,更加需要警惕。
3、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脑梗塞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发病风险会比普通人高3.68倍。
4、运动少的人:长期活动量不足的人群,罹患脑梗塞的风险也会上升。有研究发现,高活动量人群相较于活动量不足的人群,罹患中风的风险下降了15~26%。
二、脑梗塞是“吃”出来的?3种食物要少吃
预防脑梗塞,这些习惯要及时改掉。
1、甜食
摄入过量糖分身体无法及时代谢分解,这些物质会在体内堆积让血液内的血脂含量上升,血液也会因此而变得粘稠,容易加速血管堵塞的速度,最终诱发脑梗塞。
2、高盐食物
盐分摄入过量则会引起血压上升、血管弹性下降,同样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加速血管堵塞。
3、酒精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导致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容易增加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生风险。
三、脑梗塞来临并非悄无声息,3个异常要留心
当脑梗塞来袭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日常要多留心,发现后及时就医。
1、头晕头痛
头晕是脑梗塞较为常见的前兆之一,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速度变慢,导致脑部出现了短暂性的缺血。在头晕的同时还可能会有头痛、视物模糊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频繁。
2、流口水
在日常表现为无法自控的流口水,睡眠状态下可能会被口呛醒,部分患者会伴有口齿不清、口角歪斜的症状,这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对咽喉肌活动控制力减弱所致。
3、手脚麻木
大脑供血不足时,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也会随之变慢,肢体末端的供血不足时很可能会出现麻木表现。日常四肢在没有受到压迫时,莫名的出现麻木症状要及时引起警惕。
一旦发生脑梗塞,一定要抓住黄金抢救时间,从发病到入院的黄金期为3个小时,最多4.5小时。
脑梗塞的发生与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改正不良习惯。同时要注意多观察身体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