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神经外一科,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刘志国副教授开展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以及近期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脑供血不足,以及防治脑中风。
一、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是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国内统计的发病率为52.2/10万,人群庞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是三叉神经痛的突出表现,号称“天下第一痛”,严重时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呈电击样、针扎样、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学习和生活。面肌痉挛患者是由于面神经受到异常压迫,产生异常神经冲动引发其所支配肌肉的不正常收缩与放松,导致频繁眨眼、持续眼跳、面部及嘴角抽搐,甚至出现头痛、耳鸣、耳聋等症状。
刘志国博士通过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流行病学调查、我区的发病人群及该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医院当时现有条件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论证,于年5月,在我区成立了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诊疗中心,率先开展了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验证,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该中心建立以来,收治病人数百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该中心的建立极大地造福于广大人民,不但为我区人民带来巨大方便,而且也为许多外地患者解除了多年病痛。
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脑血管疾病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每年有超过万人死于中风。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0万(WHO3),每年新发完全性脑中风患者万-万人。而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中心制定的《中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指导规范》(版)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被视作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首要方法。目前国际脑卒中防治中心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有效预防脑中风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治疗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脑供血不足,以及防治脑卒中,CEA面临人群庞大。医院神经外一科,刘志国博士,在成立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诊疗中心、率先开展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两年后,又专赴北京学习,率先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远远走在国内前列,面对庞大的脑中风人群,CEA的开展,利国利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将是刘志国团队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MVD手术后的又一大特色专业!将为我们当地乃至更大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福音!
刘志国,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副主任兼科教科副主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外科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首届优秀学科带头人、济南市第十四届自然科学学术创新优秀人才、章丘区十大杰出科技工作者提名、医院“百脉英才”。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多年,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外伤、脑血管疾病具有较深造诣。近年来,尤其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防治脑梗塞以及高位颈椎手术更有独到之处。在我区率先开展“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MVD手术,四脑室、脑干肿瘤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多次于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其中在美国著名杂志《IntJClinExpPathol》、《TumorBiology》、瑞士著名杂志《OncologyLetters》,日本著名杂志《Neuropathology》发表的6篇论文,被SCI收录;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课题2项,省级课题3项;发明专利4项;完成著作《新编使用临床神经外科学》、《临床神经外科诊疗精粹》2部。多次获济南市科技进步奖、济宁医学院科学技术奖、章丘市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