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年有万人因中风去世,相当于每16秒钟就有一人中风,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脑中风频率也在步步提高,如何做好病前预防就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主要可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
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
哪些人容易患脑中风?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先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或种族;后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等。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后天心血管疾病导致的。
“三高”疾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同时,长期抽烟、酗酒,以及心情焦虑、易怒、抑郁等也容易导致脑卒中发病率增加。
一旦罹患此病,患者本人或家属都要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因为脑卒中致死风险、致残风险非常高。即便救治存活,后期生活质量也会降低。
5点症状,暗示脑中风即将来临
为了能防止疾病突然发作危及患者生命,我们必须掌握发病的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下是脑卒中的七大危险信号,若有超过3个就该注意了。
1
异常头痛
与平日偶尔的头痛不同,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2
语言障碍
中风发作前,最常见的症状是语言障碍。
许多病人在说话方面非常费力,并且很难把话说完,发音模糊,表达语言的同时会引起失语症和其他不良症状。
这是由于患者大脑动脉供血不足,而对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神经造成极大的损伤,从而导致语言障碍。
3
突发的视觉异常
大多数病人会有异常的视觉表现,如看不见左或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也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通常这种情况,患者在几秒钟内会恢复。这是由于脑血流量减少,网膜动脉导致微小血栓,患者出现短暂的视力损伤。如果置之不理,很可能下次发作症状会更严重。
4
意识障碍
早期征兆表现为心情抑郁,白天充满困意,昏昏沉沉。大多数病人会有频繁的打哈欠、神志模糊、呼吸困难、打呼噜等症状,这是由脑组织缺血和缺氧引起的。
据了解,70%的病人在中风发作前5-10天内有频繁打哈欠的异常表现。如果你也有,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5
不明原因的流口水
脑梗塞患者出现流口水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脑梗塞引起的一种面瘫表现,在临床上也可称作为中枢性面瘫,在患者面部肌肉出现瘫痪时,会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甚至吞咽困难等症状。
3招远离脑中风
1、控制高血压,使血压平稳降压
在所有的诱发脑中风危险因素中,占首位的是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6倍,高血压控制不好,随时都有可能患“脑中风”,特别是脑出血。
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高血压,将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平时要进行定期检测血压,避免那些可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比如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合适的体重或者尽量避免高盐饮食。
2、防治糖尿病、高脂血症
糖尿病也是导致脑中风高发的一重大因素,有糖尿病情况的人,得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5~6倍,并且表现症状比常人严重,所以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很重要。
3、戒烟、戒酒
抽烟喝酒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脑中风,不仅如此,它还会引发其他多种疾病,尤其是肺癌、肝癌等癌症,所以为了自身的健康,一定要远离烟酒。
▼往期精彩回顾▼勘察资质l勘察资质精讲(一):主要技术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