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素有“人之有病,莫大于中风”之说。中风如此可怕,没想到在气温高、气压低、空气湿度大的盛夏,却是脑中风的高发期,俗称”热中风“,且是夏季老人身边的第一大无声杀手。那么,如何才能将“中风”的魔爪拒之门外呢?且看下文……
什么是脑中风?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病,其死亡率占老年人死亡原因的首位,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据统计资料显示,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高峰期,一是在零摄氏度以下的严冬,二是在30摄氏度以上的盛夏,且气温越高患中风的危险性就越大,而夏季大多为缺血性脑中风。
天气太热,为何易中风?1、散热失水过多
夏季最热时温度可达40摄氏度左右,当气温升到32摄氏度以上时,特别是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时,人体体温调节就主要依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每天至少要排出毫升甚至更多的汗水。出汗多而大量丧失水分,如果未得到及时的补充,就容易造成“脱水”,“脱水”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血循减缓、微小血栓容易形成,微小血栓堵塞脑血管进而会引起“缺血性中风”。假如本身就有高血压而没有及时发现和控制,就更容易发生中风。
2、空调使用不当
夏季空调使用不当也易诱发中老年人中风。很多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大,老年人进出房间很难适应一冷一热的温度变化,就会导致脑血管不断收缩、舒张,出现脑部循环障碍,发生中风。
3、情绪烦躁不安
炎热的天气,常令人烦躁易怒,这些情绪的波动会影响人体血压水平,导致血压骤升,诱发中风。同时,夏季是腹泻等肠胃疾病高发的时节,腹泻、脱水会导致血液中的水分大量流失,血液黏稠度加大,引发中风。
中风为何偏爱老年人?1、随着年龄增长,动脉血管会自然老化,表面变得狭窄、不平整,动脉血管里面逐渐会长出斑块,这些斑块如果不稳定就会与血小板结合形成血栓,不稳定的血栓容易脱落后造成堵塞。
2、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的脑中风的发生率比正常人要高2-4倍。
3、很多老年人夏天喜欢待在空调屋里,对缺水感觉不明显,造成水分没有及时补充、血液黏稠,入夜后血循减缓,易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
老年人如何预防“热中风”?1、饮食清淡
夏季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普遍减退,不思饮食。老年人的食物宜温软易消化,清淡而富有营养,适当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鱼、虾、瘦肉、豆制品,少吃肥肉、烤饼、油条等油腻厚味之物。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切忌过饱过饥。
2、清静养神
盛夏人的火气旺盛,老年人在精神、心理等方面应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使心清保持宁静状态。要养成心平气和的性格习惯,应善于控制自我,清静养神,忌躁制怒,保持情绪稳定和豁达乐观的心态。
3、起居有常
夏天老年人要做到“早卧早起,无厌子日”。晨起后,适当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体温调节功能,增强对热的耐受性,应适当午睡,以养精蓄锐,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不可贪凉而卧、迎风而卧,以免受凉而诱发疾病。
4、居室通风
老年人的居室,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安静。做好室内的防暑降温,合理地关闭门窗、通风换气,忌久待在高温环境里。早晚室外气温低,应打开门窗,中午室外气温高,应关闭门窗,合理启动电风扇和空调。
5、少量多饮
老年人夏季早晨起床后,最好先喝一些水,以补充夜晚消耗的水分。老年人夏季除正常三餐饮食外,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至毫升左右,以少量多饮为主,不能等到口渴才想起饮水。
6、服用三七粉
近代研究证实,三七粉对中风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三七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缓血栓形成,对动脉内皮功能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对脑梗塞的预防和治疗,三七已成为首选药物。
作为日常保健,剂量控制在每日3克以内即可,白开水冲服。若作为中风期间的治疗,一日剂量宜6-9克,连续服用三个月,会有很好的活血化瘀和修复脑神经的效果,同样白开水冲服。
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北京白殿疯医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