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医院
一位老太太在这几年,感觉右胳膊和右腿越来越没劲,医院进行检查,但都不能明确诊断。眼看老人家病情不断加重,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医院内四科(脑病·针灸科)求诊。
内四科副主任郑世昌在经过检查后,发现老太太神志清楚,精神正常,言语流利,吞咽无呛咳,饮食睡眠也正常。就是右侧肌力下降,肌张力阳性,右侧膝反射和巴氏征也都是阳性,在外院做的脑CT显示双侧脑室旁脑白质脱髓鞘,颈胸腰椎磁共振(MRI)显示部分椎间盘突出。
郑主任经过初步检查,心里有了大概的方向,但到底是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还是多发性硬化呢?
入院后郑主任对患者进行了针对性检查,查脑MRI+MRA示:平扫未见异常,左侧颈内动脉C6段局限性血管变细,椎基底动脉稍迂曲。
恰逢上周末对我院帮扶的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张兴文教授来我院会诊。张教授针对该患者病情结合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及辅助检查,排除了“脑血管疾病、多发性硬化”,明确该患者是帕金森病早期,hoehn–Yahr分级Ⅰ期。并指导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经用药调整治疗3天,患者就感觉右侧肢体逐渐有了力气,右手较入院前灵活了很多,行走时本来拖着地的右腿,症状也有了明显改善,步行速度加快,患者对治疗效果很满意。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慢性起病,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进行性加重,最常见的症状有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一些患者还伴随有异动、步态异常、平衡障碍、抑郁、失眠、便秘等症状。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病变主要在黑质和纹状体。
根据国内权威机构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据此推算,目前国内帕金森病的患者近万,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三分之一。
帕金森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中老年第三大“杀手”,而且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曾有神经内科的专家用“三多”来形容帕金森病——“聪明人得的多,中国人得的多,病的症状非常多。”
预防帕金森病要做到:
1、有家族性帕金森病的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
2、有动脉硬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患者应严格控制以上疾病,这样有利于减少脑损伤、增加脑功能;
3、避免接触有毒物(除草剂、重金属);
4、避免或减少应用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5、饮食要以清谈为主,搭配绿色饮食,少吃高脂肪的食物;
6、经常锻炼、适度用脑、睡眠作息规律,均有利于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