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件事母亲越能忍,教出的孩子就越优


白癜风医院乌鲁木齐哪家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06092.html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更多的是一家的顶梁柱,负责给一家人提供经济支撑,母亲更多的是照顾孩子,处理家里的家务事,虽然教育孩子是父母亲共同的责任。

但与父亲相比,孩子和母亲的相处时间更多一些,母亲心思更细腻,对孩子也更加了解一些,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郑渊洁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成长,成也母亲,败也母亲,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这3件事情上,妈妈越能忍,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加优秀。

1、忍着不帮助孩子

孩子吃饭的时候将饭洒了出来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拿过勺子喂孩子吃还是鼓励孩子让他自己吃,鼓励孩子让他自己吃才是正确的做法。

前几天去一位朋友家里玩,朋友六岁的女儿糖糖正在用手洗自己的小背心,边搓衣服边唱歌,吃饭的时候,糖糖因为拿勺子不稳洒了几粒米出来,朋友便帮她收拾了洒出来的几粒米,然后温柔的给她说:“宝贝,你今天很棒,洒出来的米粒变少了,你要继续加油哦”。

朋友对糖糖的教育方式我非常认可,作为父母,有时候要忍住不帮助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学会独立,学会勇敢,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是什么?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说白了自我效能感就是遇到一件事情时的自信程度,父母经常帮助孩子,孩子遇到问题就想着要父母的帮助,他们不敢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事情。

如果父母不常帮助孩子,孩子经常自己做一些事情,这样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遇到事情也会勇敢的面对。

2、忍着不吼叫孩子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有超过90%的家长吼过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在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者考试没考好的时候会吼叫孩子,但吼叫孩子是不对的。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研究发现:言语压力会造成孩子大脑损伤,孩子的大脑正在发育,他们的言语调节能力比成年人差很多,父母的大吼大叫会让孩子充满压力,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转换为求存模式,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懦弱,倾向于讨好其他人。

经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容易患上讨好型人格,他们不自信,害怕被父母吼叫,害怕被父母厌恶,为了不被父母吼,他们就会讨好父母,长此以往,孩子不仅会讨好父母,也会讨好其他人,活的非常累。

作家蒋方舟曾经在《奇葩大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表示自己以前就有讨好型人格,会主动讨好别人,哪怕自己没有错也会跟别人说对不起。

3、忍着不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

很多权威医学机构几乎都认同“大多数疾病都是由压力引起的”这个观点。

哈佛医学院网站中曾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承受压力过大、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慢性压力”,进而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甚至还常会引发癌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

生物学家BruceLipton博士表示:“95%的疾病都是由压力引起的,剩下的5%来自基因,也就是祖先的压力。”

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少年说》中有一位小女孩吐槽:别人的高考倒计时是三百多天,自己的高考倒计时三千多天,这位女孩告诉妈妈:不要给我太大压力了!

压力过大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表弟今年读高二,姑姑整天在他耳边唠叨:“你要好好读书,一家人都是为了你在努力,你看爸爸妈妈工作多辛苦”,这样的话语让表弟感觉压力很大,一度出现了厌学心理,不想去学校读书,因此父母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孩子的进步,但一定要有个度,不能过量的施加压力。

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妈妈一定要注意,正确教育孩子,一定要忍住不帮助孩子、忍住不吼叫孩子,忍住不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皆健康的孩子。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zhsbt.com/zfsl/13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