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脑防委副主任王陇德院士
建设健康中国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慢性病问题不容忽视,大众必须提高自身对慢性病的正确认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的疾病,脑卒中防治任重道远。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已呈现“井喷”态势。据统计,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其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年轻化趋势加剧,近50%的中风患者为40-64岁的中年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8.7%的速度上升,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超过万。据年卫生部《中国卫生年鉴》数据统计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疾病死亡原因。王陇德表示,大多数人目前缺乏对慢性病的科学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个人生活方式有关,包括膳食结构不合理、体能消耗过少、吸烟和过量酒精摄入等,也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等因素有关。”
如何应对这一严峻形势?王陇德表示,尽管遗传、社会环境等因素无法被个体改变,但及时改变主观认识并调整不健康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国际心脏病大会曾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我认为这对慢性病防控同样适用。”王陇德建议大家首先要合理把握消耗量与摄入量的平衡,并提出了“十个网球”原则,即以网球的大小为参照控制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每天应食用不超过一个网球的大小的肉类、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要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及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此外,每天要摄入一个鸡蛋、一斤牛奶、一小把坚果和一块扑克牌大小的豆腐。”
日常锻炼对于保证身体健康也相当重要。王陇德表示,合理的锻炼方式应把握三大要素:频度、时间和强度。他建议每周至少要锻炼三次,平均每次锻炼时间在半小时以上,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即使是65岁以上的老人每周也应该进行2-3次、8-10种的力量型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消失。”
我们每个人对国民健康应该说都有责任,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小康。只有我们人人都行动起来,我们“健康中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王陇德表示,面对排名第一的国民死亡原因,公众需提高警惕,尤其要认识卒中8大危险因素。它们分别是: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中风家族史,当存在其中三项或三项以上就是中风高危人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或有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的是高危中的高危。
这些因素可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大类。一部分危险因素是不能控制的,比如遗传因素、种族因素,脑卒中家族史均会增加后代的脑卒中危险;但是可防可控的因素占大部分,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