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体是一个精密复杂的巨系统,当身体将要产生疾病时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显露出来。医学家通过舌象、脉象、物象、体象、意象、声象等等,通过观察身体的变化辩证治疗及预防疾病。
中风病人前期预兆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讲到:“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痠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侯也。”“足胫”就是胫骨,人们称作“迎面骨”,肝经在此经过,胫骨部位酸、重、麻等感觉,此时如果调理肝经就有可能避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北京已故著名针灸大师王乐亭关于中风前兆的经验:“如觉手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
《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我们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话就来自于此。
现在我们做个试验,看看心经的经脉是否畅通,请读者朋友左手呈敬礼状,在左上臂下方如果有松弛的肌肉,而且捏之有絮状的感觉、疼痛难当,即使还没有心慌气短、胸闷憋痛症状,但你的心脏已经开始供血不足了。这块悬垂肌肉是因为气血不足,代谢产物长期堆积在此,而产生垃圾脂肪同时又进一步影响心经气血的运行。
我们现代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频于应酬、醉生梦死的时候总是高估身体的能力,再喝二两也没事,再熬一宿没问题,身体好着呢!而一旦身体出现异常可能就到了有形的阶段,要么身长异物,要么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这时才想起古人说得对呀,追悔莫及。更有甚者,带病工作、带病应酬,这和一台有故障的汽车上路行驶有什么区别?早晚出事!
本文摘自《敲开健康之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著/路新宇。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司
往期新闻链接:中道之医—郭生白往期新闻链接:得“病”不要“怕”,深度解析—意志是否可以控制客观事实?往期新闻链接:中医高光时刻来临,面对机遇我们该怎么做?学习资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