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保险是健康险领域
非常重要的保险产品形态,
也是各保险公司
最重要的保障型业务之一。
从2月1日起,
旧版重疾定义下的保险产品
要全面下架。
所有的重疾险产品
都会换成新版重疾定义下的产品。
对比新旧版本的重疾险新规,重点是三方面的变化:一、新增三种高发轻症赔付不超保额的30%。新规增加了三种高发轻症:恶性肿瘤——轻症、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二、甲状腺癌分级赔。新规正式敲定将轻度恶性肿瘤剔出重疾范畴,TNM分期为I期的甲状腺癌按30%保额赔付,而TNM分期2期以上的甲状腺癌才能按重疾保额%赔付;三、原位癌、交界性肿瘤将被剔除出轻度恶性肿瘤的名单,不再提供保障。另外,新规还增加了病种数量,将原有25种重疾定义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并适度扩展保障范围。
同时,新规对一些疾病的重疾定义做了修改,使其更符合如今的主流医疗手段,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在07版标准中需要“开胸”才符合重疾定义,但新版中将更符合现在主流治疗方式的“微创”手术纳入了重疾定义中。
另外,中国精算师协会也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作为重疾险产品定价的依据。据介绍,重疾表修订实施后,从价格上看,对于主流重疾险产品,如果在相同保障责任的前提条件下,重疾险产品价格会略有下降,对于定期重疾险产品,部分年龄段的价格会有明显下降。
新不如旧?老产品下架前爆卖
据第一财经,在临近新老产品切换限期的1月内,新老产品定义差异以及险企因此推出的“择优理赔”服务,还有对新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使得重疾险老产品“卖疯了”,销量和平时比翻倍。
有大型保险公司高管说:
“我们的营销员最近正在日以继夜地销售重疾险,核保也在加班加点地处理需要人工核保的投保单。重疾险的销量提升非常明显。”
保险公司核保人员说:
“现在要走人工核保程序的话,最起码要过好年2月下旬了,堆积的单子实在太多了,看不过来。”
保险代理人说:
“1月我的重疾险销量是平时的2~3倍。虽然每天都忙到崩溃,但是还蛮开心的。”
甚至有某保险公司投保系统忙到直接瘫痪!
实际上,随着重疾险新旧规范切换的时间点临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产品不如旧产品好”、“新产品会涨价”等误导式销售,还有把重疾险“P图”至热搜第一的,也有说恶性肿瘤新产品不赔的,等等。
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晨称,市场上确实有一些不正当的销售行为,会对新旧定义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对比。根据监管和保险的理念来看,不同的保险产品之间进行简单的价格对比,都是不合理和不合规的。
其中,由于当今高发的甲状腺癌被踢出重症行列,以及原位癌、交界性肿瘤将被剔除出轻度恶性肿瘤名单,不再提供保障,而使得新规表现出“保障减少”的印象。
但中国保险业协会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如今高发的甲状腺癌并未被直接剔除在保障范围外,而是采取根据相关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按照对应轻重程度进行分级赔付。另有数据表明,甲状腺癌治疗成本并不高,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出院者人均医药费来看,治疗花费人均也不足2万元。早在重疾险新规征求意见之际,就有行业观点指出,甲状腺癌不太符合人们对于“重疾”病情严重、治疗费用高昂、病后需要长期康复的认知。
而对于原位癌不予纳入保障责任,协会在6月1日的答记者问中提到,各保险公司可在规范修订版规定病种的基础上,在重疾险产品中增加原位癌的保障责任,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保障需求。
也就是说,新老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各有特点,如何取舍是个难题。于是,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择优理赔”方案,大多数消费者想要搭上老产品的“末班车”、是基于“择优理赔”的概念。
所谓择优理赔,即购买老版重疾产品的被保险人,初次确诊保险产品条款中约定的重大疾病,可“择优”选择老版或新版中有利于客户的疾病定义标准作为赔付依据
专家表示,即使在“择优理赔”下,在选择购买保险产品时,首先要对自己的保障需求有清醒的认知,并且仔细看好合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