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平安集团刚公布年财报,虽然整体财务数据不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平安的寿险业务依然面对着压力。
根据财报,年寿险原保费收入个亿,同比减少了2.33%;实现新业务价值亿元,减少了34%;净利润亿,减少了7.38%;营运利润亿,增长了5.3%。
值得注意是,寿险销售基石代理人收入和数量也在减少。年寿险代理人人均收入元/月,下降了16%,代理人数量也从万下降到了万。
另外,保单继续率也在持续下降,这个也不难理解,《平安福》退保一直是很多客户咨询的问题。
而伴随着寿险产品改革,已经实施了重疾新规,平安福也升级问世。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平安的新产品,它真的努力了吗?诚意了吗?
01产品整体的责任—适应新规,中症增加首先,还是老规矩,先来个简单明了的责任对比图,看看平安福的整体责任,为了方便对比,带来友司两个产品做了比较。
同时,肯定还会有人和我一样好奇新老产品的差距,不急,看图。
整体看来升级后的产品责任,两个视角评价下:
1、纵向对比,对比《平安福20》,新品《平安福21》的确是诚意了。
首先增加了中症责任,虽然对比了会发现,所谓“中症”只不过把之前产品中一部分“轻症"拿出来划分中症里面,但是增加了就比没有强,毕竟多赔付了30%保额。
其次是重疾病种数量增加20种,再次强调,重大疾病的数量其实并没意义,因为高发的全部集中在28种中。
最后,最重要的是,就是保费降低了。
以30岁男性为例,新品比老产拼费率下降了5%。降价原因,我分析有两点:
一方面是新规之下重疾的赔付率的确下降不少;
一方面就是平安人寿也想用价格优势来挽救下销量。
2、横向对比,依然维持着”老五家“的低性价比。
选择两个友商对比,一个是同为”老五家“的泰康人寿《乐康保B款》,一个是新晋寿险前10强天安人寿。几点值得注意:
1.多次赔付的主流趋势下,《平安福21》依然是单次赔付,
当然《乐康保B款》同样也是单次赔付,但是除此之外,这个保费水平的天安《健康源》等产品几乎都是多次赔付。
2.产品责任依然缺少——轻症中症的豁免责任。
豁免责任,是各家必备的责任之一,《平安福21》依然维持着”优秀“传统—必须付费才能增加。算了下,保费增加比例大概是13%左右,加上豁免再看看整体保费,优势尽无。
3.轻症保额赔付不高。
《重疾新规》规定轻度疾病理赔不应高于保额的30%,《健康源》维持了30%的最高比例,而《平安福21》和《乐康宝B款》赔付比例20%,50万的保额,差距就有5万。
02疾病责任拆解——有诚意有套路下面带大家具体拆解下疾病责任。
首先是种重疾,这个环节可以闭眼pass。
因为是单次赔付,既不涉及分组合理,也不设计多次赔付是否限制”同一原因,同种疾病和同种身故“的条件。
其次是轻症疾病种类,我们看到40种轻症,包含了高发的”恶性肿瘤—轻度“”不典型心梗“”轻微脑中风“”原位癌“,其中前三项是重疾新规强制要求病种,每家公司都必须包含,且定义相同,这对投保人是利好,挑选的成本又降低了。
而对于轻症赔付6次这个数字,我觉得大家可以不必放在心中。轻症赔付2次足够,三次已是奇迹。所谓6次,真的只是数字安慰,没有意义。
中症疾病20种,相对于轻症都是次高发病种,诚意欠缺。毕竟对于很多公司,中症这个责任,噱头大于实质责任。
最后说说平安run赠送保额活动,这个容易达到吗?说实话,以我经常跑步,步基本相当于跑步10公里,还需要累计24个月,每月至少25天,其实并不容易,即使经常运动,偶尔休息放假不带手机基本就白瞎了。
当然,正常手段达不到,我们还有非正常手段,于是催生了淘宝摇步机产业。不过每月坚持25天摇动手机,坚持2年,这个自制力和自律能力干点什么不好。
有这个时间成本研究下保险产品,同等保费买到%保额的产品,岂不是更香?
我认为”平安run"设计的初衷应该是鼓励运动,如果变成了经常运动的人都难以企及,而需要其他手段,那么我觉得这个设计的目的完全变味。
03附加险拆解——谨慎附加一般做评测,主险基本是重点,附加险一笔带过。
但是《平安福21》附加险之多,项目之复杂,甚至超过主险,也是很多人咨询重点。可以说,没有一个投保过《平安福》的人,可以逃脱附加险的增加。
1.附加中症轻症豁免保费。
责任解读:建议必须附加项目,因为买了《平安福21》不附加轻症豁免,相当于少了一项重要责任,对于其他重疾,豁免责任本身是条款自带免费附加责任,无需付费。
而《平安福21》的轻中症豁免责任,需要单独附加,且费率大概增加为13%左右。
2.附加长期意外。
这个是很多人长期吐槽的重点,相对于主险,附加意外保费一般是几百元,很多人不在意基本选择附加。
但是当你看到市面同款产品的保费,估计很多人的心情都不会好。
以30岁女性为例,30年缴费,保障到60岁,正好相当于交一年保一年。不同产品的保费差距如下:
同样万保额:
亚太超人意外险一年元;
史带百万人生作为意外险的标杆,因为赠送额度多,医疗责任好,保费略贵,元/年;
而平安的意外险不包含意外医疗责任,只是单纯的身故和伤残,万保额一年元/年。
这个保费预算,买一款高额意外+中端医疗都绰绰有余了。
3.附加恶性肿瘤多次赔付。
《平安福21》的恶性肿瘤多次赔付间隔期是3年,平安福系列这个附加责任,终于在市场的吐槽声中从5年变成了3年,诚意提升不少。当然保费占比并不少。
30岁女性30万保额,主险保费是,增加癌症多次赔付为,保费增加了27%。对比市面上其他产品,比如百年人寿新品《康惠保旗舰版》,主险保费为,增加癌症多次赔付,保费增加幅度10%。
4.附加肝肾,心血管疾病赔付
责任解读,可以根据需求增加附加险,提高特定疾病的赔付额度。
相当于很多产品中特定疾病额外赠送保额,只不过《平安福21》可以付费增加部分疾病的赔付额度。
5.附加定期寿险。
最后吐槽下定期寿险,不比不知道,对比完,心惊肉跳的。
30岁女性附加定期寿险额度万,30年缴费,保费每年元。
对比下同类产品,以华贵大麦定寿为例.同样万保额,同样30岁女性30年缴费,每年保费仅需要元。
4.2倍的保费差距.
平安福从推出到现在,已经是第九次升级了,从刚开始的槽点满满,高发轻症缺乏到现在增加了中症,的确能看到平安也在努力顺应市场潮流。
只是对比同类产品,很难用“性价比”来说服客户,但是平安的品牌实力就是它最大的资本和自信,这个就要看每个人的选择和喜好。
当然以上评测仅从产品角度出发,具体投保决策还要从我们的需求出发,本项工作最好交给专业人士。
小鹿保贝,一个只讲真话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