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预防知多少


世界预防中风日

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中风研讨会”,订立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加强人们认识中风的相关问题,预防中风。中风是脑血管出现问题,令脑细胞失去血液、氧气和养分供应,最终令脑细胞受损或死亡,继而影响到该部分脑细胞所控制的功能,例如活动及语言机能,妨碍病患者自我照顾能力。

#案例#

张老板,男,45岁,因生意应酬较多,某日晚上应酬饮酒,回家后摔倒,当时家人以为酒醉所致,上床休息,第二天醒来发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医院救治,诊断为脑梗死,经过1个月的治疗及3个月的康复训练,仍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便,无法正常工作,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塌了。

脑血管病是具有高致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对国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脑卒中在我国的流行状况仍处于高峰期,并导致巨大的疾病负担。年全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脑卒中的患病(粗)率为.0/10万,脑卒中死亡(粗)率为.2/10万。

预防为主,远离中风,是我们的目标

究竟该怎样预防呢?

血管病的发生与原因不可干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和出生体重,这些我们没有办法干预,但可干预因素我们还是能做很多的。可干预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纤颤、心脏病、动脉狭窄、饮食营养、缺乏运动、饮酒、口服避孕药、绝经后激素治疗、高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血液高凝状态、药物滥用、炎症感染、偏头痛等多种因素有关。

高血压: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即便是在正常血压范围内,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也越大,另外个体血压的变异性也会导致其风险增加,也就是说血压忽高忽低、不稳定也会导致其风险增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防治高血压非常重要,特别是血压为正常高值者(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建议应用非药物治疗或调整生活方式以降低血压。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应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一旦开始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需按时随诊,及时调整用药品种或剂量,直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

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90mmHg,伴糖尿病或蛋白尿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进一步降低至/80mmHg。65~79岁老年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90mmHg,如能耐受,还应进一步降低至/90mmHg,≥80岁的老人血压一般降至/90mmHg。

吸烟:缺血性卒中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可使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增加近2倍。被动吸烟可使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增加30%。吸烟者来说,没有一个安全的吸烟水平,这类人群应该以戒烟为目标,而不仅仅是减少吸烟量。

糖尿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可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倍以上,而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将死于脑卒中。

建议: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或做糖耐量试验,及早识别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糖尿病患者应改进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饮食,加强身体活动,必要时口服降糖药或采用胰岛素治疗,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降为7.0%。糖尿病患者的血压≥/90mmHg时应开始使用药物降压治疗,降压目标应低于/80mmHg。

心房纤颤:心房颤动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比健康人高4~5倍。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房颤动。确诊为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化原则(出血风险、经济负担、耐受性等)确定。

其他心脏病:除心房颤动外,患有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也可能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建议:成年人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心脏疾病。疑有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可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脑卒中或其他系统性栓塞预防方案。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发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总胆固醇每升高1mmol/L,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17%,HDL?C每升高0.3mmol/L,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减少7%,甘油三酯水平每增加30%,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2%。

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血脂管理的首要步骤,必须贯穿生命的全周期,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总热量的7%)和胆固醇(~mg/d)的摄入、选择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食物,如植物甾醇(2g/d)和可溶性黏性纤维(10~25g/d)、戒烟、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身体活动等。进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确诊后应考虑给予他汀治疗;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3~6个月)检测血脂,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采用药物治疗可以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到≤1%。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无论是否进行血管重建,他汀类药物治疗均适用。可服用他汀类药物和(或)阿司匹林,并筛查其他可治疗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治疗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适当的身体活动。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70%),在预期寿命大于5年的情况下,医院(围手术期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3%)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饮食和营养:饮食中的一些营养素与脑卒中风险相关,高钠摄入与脑卒中危险性增高相关,钾、鱼类摄入量增多与脑卒中危险性降低相关。水果蔬菜摄入多与脑卒中风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建议:建议膳食种类应多样化,且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应合理;增加食用全谷、豆类、薯类、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有益于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脑卒中风险;推荐食盐摄入量≤6g/d。具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控制每日膳食胆固醇摄入量。

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范围在25~50kg/m2时,体重指数每增加5kg/m2,脑卒中发生率增加40%。然而,当体重指数范围在15~24kg/m2时,体重指数与脑卒中发生率无相关性。

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努力减轻体重,可使血压下降;也可减少脑卒中风险。

饮酒:大多数研究表明,饮酒和总的脑卒中及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呈一种“J”形关系,即少量饮酒可能比从不饮酒者还有些益处,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大量饮酒能够导致高血压、高凝状态、减少脑血流量以及增加心房颤动风险。

建议:建议饮酒者应尽可能减少酒精摄入量或戒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2.5g。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少量饮酒可以预防脑血管病;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缺乏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之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明确的危险因素。

建议: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通过食用蔬菜、水果、豆类、肉类、鱼类和加工过的强化谷类,合理增加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摄入,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且既往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口服不孕药:口服避孕药是女性独有的可能危险因素,目前的口服避孕药多为雌孕激素联合制剂,它可能会增加一定的卒中风险。

建议:不推荐年龄35岁,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或既往血栓栓塞病史等卒中危险因素的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对于那些使用口服避孕药,并由此而导致脑卒中危险增加者,应更加积极治疗已有的脑卒中危险因素。

绝经后激素治疗: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妇女健康促进会(Women′sHealthInitiative,WHI)[]研究显示,HRT组的脑卒中风险较安慰剂组显著增高,其风险与激素类型、剂量和持续时间相关。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脑卒中风险增高44%,仅服用雌激素者脑卒中风险增高55%。

另外还有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血液高凝状态、药物滥用、炎症感染、偏头痛等多种因素,也与中风发作密切相关。

具有危险因素的人,只有遵从以上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谈之色变的脑中风!

专家名片

供稿:体检中心吴红霞

编辑:健康教育科

责审:党委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zhsbt.com/zfyf/11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