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第一位致死致残性疾病我国每年有万新发病人并有万人死于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快速增长在超过55岁的人群中每10年递增1倍。预防脑中风,刻不容缓。
预防脑中风,做好以下七点:
一、控制血压血脂、合理膳食
1、每天食用不超过1.5g的食盐
2、每天食用5个拳头大小的水果与蔬菜
3、少食动物内脏、肥肉等油腻食物
4、可适当服用深海鱼油、卵磷脂等降血脂保健品
5、家中常备血压计,监测血压,每天2次,安静且充分休息状态下血压宜小于等于/90mmHg监测血脂,宜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原因:血压、血脂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压血流冲击可以导致小血管的痉挛、玻变、淀粉样变,甚至纤维素样坏死。长期的高血脂则可加速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出现夹层、血管瘤、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二、适当锻炼,控制体重
1、BMI控制在25以下
2、每周至少5天,每次至少30分钟
3、轻、中度强度锻炼为主(呼吸增强但仍能与人交谈为宜)4、饭后散步、瑜珈、跳舞、太极拳“原因:体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m),BMI25为超重,BMI大于等于28为肥胖,当BMI25时,BMI每增加5,血管性死亡风险增加40%。此外,锻炼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亦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
三、戒烟限酒
1、下定决心戒烟,必要时可就医使用药物辅助
2、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减半“原因:长期吸烟饮酒可以损害血管,导致管腔狭窄,促进血栓形成;饮酒量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线性关系,饮酒量越大风险越高。
四、控制血糖
1、糖尿病饮食
2、家中常备血糖仪,监测血糖,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每天共计4次,空腹小于等于7.0mmol/l;三餐后2小时小于等于10mmol/l3、在医师指导下规律服用降糖药
4、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胰岛素“原因:长期高血糖亦可加速血管损害,促进血栓形成。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是普通人的1.8~6倍。
五、治疗房颤
1、常感心慌、心跳不规则、或有活动后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请及时就医排查
2、已确诊房颤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规律服药控制“原因: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一般人的5倍左右。房颤发生时,血液在心脏内易形成涡流,产生血栓,血栓飘流至细小血管可导致脑栓塞。
六、定期至老年医学科体检
1、每年至老年医学科进行常规体检
2、有条件者可行颈部血管彩超,头部MRI平扫+MRA深入评估血管情况“原因:类似儿科,老年医学科是专门针对老年人进行预防保健、诊断、治疗的临床科室,自查指标有限,体检可结合专业医师意见完善预防措施。
七、早期识别脑卒中
1、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刺痛、乏力等异样感觉
2、口角歪斜,伸舌偏向一侧
3、持续地头晕、头痛
4、走路不稳
5、视物模糊、视野缺损
6、说话吐词不清,无法完整重复别人说的话“原因:及早就医往往有着更好的预后,尤其对于脑梗塞患者,发病3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有望逆转血管堵塞。
近几年,脑血管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生活中人们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地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注意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烟限酒,发现预警信号及时就医等,3/4的脑血管病是能被控制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去最好如何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