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号是小寒节气,中国人讲究“因时而动,顺时而行”,从今天开始,天气将会变得更加寒冷,面对如此极寒的天气,日常饮食起居要非常注意防寒,养生以补肾为主。
那么面对冬季的天寒地冻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养生保健呢?小寒节气养生要注意一下几原则,可保你身体健康,一年无忧!
1应避寒养肾受寒引发病症
小寒后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保肾
此节气尤其要注意保护肾脏,原因在于寒气当令,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能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而散布周身,大部分下注膀胱成为尿液,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故而到三九隆冬,肾炎、肾盂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病易复发或加重,避寒养肾就尤为重要。
2补心肺理肾小寒、大寒时节,因处隆冬,是“补心助肺、调理肾脏”的最佳时节。
补气
主要针对气虚体质,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补血
主要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女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补阴
针对阴虚体质,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女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补阳
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
3艾灸养阳养肾艾灸养肾
中医上有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的原则,所以冬季最应该养肾,而且也是养肾的最好时机。而此时节气艾灸会比平时效果好几倍!艾灸取穴
为何艾·灸
艾是自然界阳气盛足的植物,灸是补充阳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用艾灸补阳是中华几千年以来传统养生的精华。
艾灸功效
艾灸疗法具有温通经络、祛湿散寒、补充气血的功效,而且在冬至期间艾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年三九灸时间:立冬:11月7日——12月20日一九:12月21日——12月29日二九:12月30日——年1月7日三九:年1月8日——年1月16日九后固本:年1月17日——年1月25日4多睡调情志
搓手运动
小寒应“早卧晚起,必待阳光”,22点左右睡觉,7点左右起床。
民谚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充分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但不宜太早起床锻炼,也不能挥汗如雨地过度锻炼,严冬“搓手”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寒情志
小寒的情志应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指的是,心志、情绪应该伏匿,不应该张扬,这样才有利于养藏。倘若能减少私心、欲望,从实际情况出发,则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心地坦然。
此外,亦可采取疏泄法,就是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适当宣泄。
推荐3款补气补血滋阴的粥1、腊八粥功效:腊八粥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的功效。其中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花生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等多种功能。2、生姜大枣粥功效:姜对散寒有效;红糖具有祛风散寒、解毒的功效。大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果品。3、黑芝麻核桃粥功效:此粥具有健脑、补肾之功效,适用于肾虚多梦、腰痛等病症。节气灸之小寒于明日5号星期四,请亲爱的佳人们
提前做好预约哦!!!
钰妍堂
您身边的健康管理专家
钰妍堂,以艾灸为特色的美容美体养生会所,我们以中医养生的理念,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