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指由于脑部供血受阻而迅速发展而成的脑功能损失,又称脑卒中。中风属于急症,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并发症和死亡。
中风分两种类型:
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
全世界疾病致死病因中,中风是第2大死因,并具有发病到致死间距极短的特点。中风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有中风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胆固醇过高,抽烟,心室颤动。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资料表明,出血性脑卒中93%有高血压病史,缺血性脑卒中86%有高血压病史,70%脑血管病人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脑中风的危险信号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意识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呃、呕吐等。上述症状,不一定每个患者均有表现,但只要有先兆症状出现,就是中老年人中风警报,要特别警惕。
家庭自我识别当健康的人突然出现头晕、肢体发木等不舒服的情况,怀疑自己发生中风时,试着做做以下三组动作,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中风:
1、对着镜子微笑一下,如果两边的嘴角不对称了,说明发生了面瘫。
2、将双手伸直平放于胸前,如果有一只手往下掉,则说明肢体出现了偏瘫。
3、想说一件事情,如果现在说不出来了,或是找不着词了,说明出现了语言障碍。以上三个动作中出现任何一个都可以判定已出现了早期中风。
早期中风的五种表现1.面部或(和)肢体突然麻木、无力,尤其是一侧肢体的麻木和无力。
2.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
3.没有原因的突然严重头痛。
4.突然昏迷,不能讲话或听不懂其他人的话。
5.突然行走困难、头晕、不能平衡。
预防中风1
消除内在病理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积极治疗、定期体检。特别是高血压,不论有无不适症状,都应坚持长期监控、正规治疗,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
避免诱发因素。如保持乐观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气候剧变的影响,冬季气温骤降易使血管收缩、小动脉持续痉挛、血压升高;夏季则出汗多、血液浓缩、粘滞度增加,可诱发脑血栓形成。
3
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
4
结合自身情况,开展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
定期复诊,最好每月复诊一次。建议每半年至1年能全面复查,主要对血压、血糖、血脂及出凝血功能等进行复查,并进行全面调养以预防复发。
6
经常运动,放松自己。
中风注意事项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吸烟、少活动、喝酒过量,饮食的盐分和脂肪太高,或不懂得缓解压力,身体超重都容易患上血压高、心脏病、胆固醇过高、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中风致病因素。
因此控制血压、胆固醇含量和血糖水平,以及健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预防和治疗其他相关疾病,如冠心病、高脂血症、风心病、糖尿病等;控制体重,才是预防中风的灵丹仙药。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小贴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