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328/7004405.html许多人对高血压引起“脑卒中(中风)”非常警惕,但对于房颤却认识不够。它可是一只“打瞌睡的猛虎”,也是中风最大的“预备军”。很多患者也是在中风后,才知道自己有房颤。医生说,心慌、气短、胸闷等往往是房颤患者最先发现的异常情况,有这样的感觉,您一定要当心了!本期专家郑武扬:医院心内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类快速型或缓慢性型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房颤)、房速、房扑、室早等的诊断与治疗。每6个中风患者就有1个是房颤数据患者我被诊断为房颤后,平时都很正常,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只要不发病,就不会发生中风吧?对此,医院心内科郑武扬博士说,只要被确诊为房颤,就意味着脑中风的风险随时存在。不能有侥幸心理,也不能麻痹大意,必须坚持房颤中风预防治疗,预防脑中风的发生。郑武扬告诉记者:“房颤已成为引起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许多老百姓,甚至一些非心血管专业医生对房颤的危害认识也不够。实际上,除高血压以外,房颤是引起中风的另一只猛虎,也是中风的‘预备军’。”“从神经内科得到的临床数据表明,差不多每6个中风患者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但这个危害被忽略了。因此我特别希望媒体多给民众一些提醒,一旦得了房颤,要有预防中风的意识。”他说。房颤如何引发中风?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全称是心房颤动。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心房中的血液因此瘀滞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部血管,堵塞在血管处,阻断供血,造成中风。所以有专家说,房颤是因,中风是果,血栓形成是罪魁祸首。经常心慌、胸闷、气短症状患者经常心悸、心慌,但是每年一次的体检,心电图提示又是正常的。这会是房颤吗?郑武扬说,如果是持续性房颤,普通心电图即可以确诊;但有一部分房颤是阵发性发作(称为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不定,发病初期一年就那么几次,因此平时体检的心电图容易漏掉。有的人发生心慌、心悸等疑似症状,到医院准备做心电图等检查时已缓解,体检时就检查不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24小时或者72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甚至携带式简易心电监测设备,可能有助于发现房颤。也有一部分房颤,在引发心衰或者中风之前,没有明显的“心慌、胸闷、气短”等自觉症状,称之为“隐匿性房颤”,这类房颤起病隐匿、早期可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可能体检时无意中发现,难以引起重视,诊断和治疗率很低,但实际上,这类房颤与其它有症状的房颤,可能带来的危害是一样的。需要提醒的是,心悸、心慌可能是房颤初期的主要症状,需警惕。通过最简单的心电图就可确诊是否有房颤。郑武扬介绍说:心慌、气短、胸闷等症往往是房颤患者最先发现的异常情况,体力明显下降、轻微活动就气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利。“许多老年人对于房颤无所谓,觉得身边好多人都有,平时也没有大的不适反应,因此也不做积极干预。实际上,房颤无小事,前一周心衰、后一周脑梗,这样的房颤惹祸事件,门诊非常常见。没有了不适感觉也不要停止服药用药患者我是房颤患者,服用了大半年的抗凝药物华法林,需要经常查血很不方便,我现在没有不适感觉,可以停止服药吧?郑扬武说,抗凝药实质上是通过阻止心房中血液凝集成血块,来预防中风的发生。如果一旦被医生评定有中风风险了,无论有无症状,也无论阵发、持续或永久性房颤,一定要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药或选择手术治疗。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尽管价格较为便宜,但确实也存在用药不方便,比医院做血液监测,以至于有的患者难以做到长期坚持,而影响华法林的疗效。“防中风的房颤治疗也可以选择非药物技术,如射频消融术或左心耳封堵术等。前几天一名65岁男性患者,前一周因气喘住院,方知晓自己患有房颤,纠正心衰后出院,并开始服用华法林抗凝。没想到出院后没几天即发生脑梗再次住院。医院诊治相当及时、恢复尚好。因担心再发脑梗的风险,经引荐,医院成功行左心耳封堵术,有望更加有效地预防房颤中风的发生,并可以大大降低抗凝药物带来的潜在出血风险。郑扬武最后特别提醒:临床证实,房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减少脑中风的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厦门晚报记者何崇梅责任编辑:施璐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