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冷空气不时造访,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人群来说,冬天是个危险的季节,不少街坊担心发生中风或心肌梗死事件,每到这个时候,医院或心血管专科,要求打针输液通一通血管,“提前预防”。这种观念可谓深入人心,南医院获悉,主动要去补液通血管的患者还不少,大多是老年人。输液真的可以达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功效吗?
为什么老百姓会在这个季节主动要求通血管呢?
这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街坊来说,冬天由于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确实会高一些。首先,无论男女,相比夏天而言,冬天血压平均要高出9个毫米汞柱。其次,冬天的饮食肉类偏多,尤其是北方地区,加上过年过节,饮食控制比较不容易。第三,冬季雾霾天气比较多,雾霾除了对呼吸系统有损害,对心脑血管也会造成危害。“有数据显示,雾霾天气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会上升,不过这其中的发生机制目前还没有权威说法。”此外,喝酒抽烟等不良习惯,加上冬季天冷不注意通风等,都可能加重心脑血管发病危险因素。
目前在大城市这一现象还好一些,但在二三线城市或乡镇估计会更多。诸如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所谓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注射剂,据说十天到半月为一个疗程。”
那么,输液通血管的方法靠谱吗?
临床上确实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主动要求输液通血管。但首先通过补液来达到通血管是不可能的;其次,输液本身有潜在危害,等同于一次小型手术,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危害,临床医生也不支持这种做法。作为一名西医,刘震坦承,对于活血化瘀类的中成药,因为存在过敏等风险,西医在临床使用时会比较谨慎。
输液通血管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现代医学认为,血管堵塞的机制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
不输液,如何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西医反对输液通血管,也有中医认为不能一竿子打死。要根据具体病人的情况做具体分析。如果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用一点例如丹参等通血管的药,配合营养的药,也具有保健性质,病人自己心里也会感觉好一些。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很多都有动脉斑块,要注意预防血管阻塞。
中医从治未病的角度,认为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如田七、丹参等,可以有一定预防效果。不过,对于输液通血管的这些中成药注射剂,是否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目前还缺乏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撑。专家也指出,不主张所有老人家都去打针输液,中医还有口服中药降血脂的方法可以做到整体调理的效果。
脂降宁片(安络宁片)特点优势
中西合剂——西药迅速起效,中药安全调脂;
双向调节——同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生产工艺受国家专利保护——吸收更快、疗效更好!脂降宁片(安络宁片)适用人群
1.高脂偏高的人群
2.脑动脉硬化的人群
老年痴呆、脑中风/脑卒中、脑梗塞、慢性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人群;
3.冠状动脉硬化的人群
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心肌梗塞等疾病人群;
4.高血脂症合并高血压人群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