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类常见且高发的脑血管意外。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致死病因,是超过癌症的“头号杀手”,它有着可怕的“三高”,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医生提醒,中风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牢记口诀识别有异常就要就医
“卒,同‘猝’,仓促急速的意思,从词意上就可以看出,卒中的发生非常迅速,突然间病人就被疾病击倒了。”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胡晓辉说,脑卒中是指脑部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堵塞导致血流不容易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出血和脑梗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更为常见。简单说,大脑就像身体的其他部分一样,需要从血液中获取氧气。当大脑的血液供应中断,脑细胞严重缺氧,损伤就发生了。随之而来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就叫卒中。
卒中虽严重,但如果治疗及时,很多症状是可以逆转的。年,中国卒中学会发布了早期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的口诀“BEFAST”,前5个字母代表了早期的症状,最后一个字母提示发现脑卒中症状后应该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B”—Balance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后,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Eyes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F”—Face面部,面部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等症状;“A”—Arms手臂,通常在身体的一侧出现手臂的无力感和麻木感;“S”—Speech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T”—time时间,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不要等到症状消失,应该第一时间拨打求助。
总结一句话就是:行走困难看不清,胳膊不抬嘴角歪,医院。
胡晓辉提醒,如果出现以上的任何症状,都有提示出现脑卒中的可能,家人或者朋友切勿等待期望症状消失,应该第一时间拨打,记住“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早1分钟到达卒中中心,就会挽救万大脑神经细胞。中风越来越多地威胁到年轻人的健康说起中风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年纪轻轻风华正茂,正是吃香喝辣、熬夜狂嗨的年纪,怎么可能中了风?但胡晓辉说,过去认为中风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但现在其发病年龄已经提前到50岁,而且中风已经越来越多地威胁到年轻人的健康。
说到这,我们就要解释一下中风的病因。中风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我们的动脉血管内壁开始是非常光滑的,不容易形成血栓。但是随着年龄增加,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吸烟、肥胖等因素,导致血管壁逐渐出现硬化,就像是原本内壁光滑的水管出现水垢一样,容易引起堵塞,导致中风。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吸烟、大量饮酒、肥胖、缺少运动等等,导致血压、血糖、血脂出现异常,让年轻的血管不堪重负,早早出现病变,所以就会导致年轻群体中风的发生。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比如:高血压、房颤、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很少体育活动、超重或肥胖、卒中家族史等。“这些危险因素如果有3个以上,就属于脑卒中高危人群。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特别要注意。”胡晓辉说。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预防中风发生当然,具有高危因素≠脑卒中。胡晓辉介绍,根据临床发现,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是可以预防中风发生的。
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饮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降低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风险。肥胖是中风的高危因素,控制体重也是预防中风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时要经常锻炼,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吸烟跟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会对动脉血管带来极大的损伤,显著增加中风风险。所以,在预防中风时还要注意戒烟。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是否存在异常。45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颈部动脉彩超检查;年龄不到45岁,但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中的两项或以上,也应该每年检查一次颈部动脉彩超。如果血压、血糖、血脂存在异常,或者颈部动脉彩超显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积极控制异常指标,尽可能把中风的风险降到最低。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