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我们俗称的“中风”。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这意味着每5个人大约会有2个人罹患卒中;而年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被卒中夺取生命。
作为人体的“司令部”,大脑一旦发生卒中,致死率和致残率不可小觑,因此预防胜于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不久前也发布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以降低卒中的危害。65岁左右卒中高发
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我国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但目前来看,我国卒中总体发病年龄趋势呈现年轻化。-年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卒中患者首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64岁占比超过66.6%。从一些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年仅二三十就被中风困扰的年轻人。一项年关于多住院人员的统计就发现,-年间,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比率为4.8%,比-年间的3.5%有所增加。而这些发病年龄小于45岁的年轻人,往往伴有高血压(42.8%)、高血脂(33.6%)、不良生活习惯(28.3%)、糖尿病15.9%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一定慢病基础,却不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但很多中年人并不知道,也不重视这些问题。有些中年人不进行健康体检,等到发病偏瘫了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有些人即便发现以后也不重视,总觉得自己年轻,能熬过去,吃点药就不管它。2.重口味饮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是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可诱发脑中风。而高糖、高脂饮食也不利血管健康。此外,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栓生成增加。而有研究显示,大量饮酒可使卒中风险增加20%。3.熬夜、压力大、情绪激动加班、熬夜、压力大,情绪激动也是诱发脑卒中的因素之一。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和痉挛,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而导致动脉硬化。4.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年一项研究分析发现,体质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卒中风险增加%。年12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提到,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我国超重肥胖率上升速度较快,全人群都受超重肥胖影响。这也提示我们,要早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重视中风的预防。记住“6个一”
让你远离中风!
1.规律坚持一项运动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但目前鲜少有人能达标。据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显示,我国成年人群参加有效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11.9%,且与其他年龄组相比,25~44岁和75岁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低。因此建议每周至少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分钟以上,每次运动达30分钟。如果实在没时间运动,每次10分钟、每天3次快走也可以。2.35岁以上每年必须测一次血压高血压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即使没有症状,35岁以上的人也应该一年至少测一次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3.饮食一个原则“三减一加”国人饮食往往习惯高油、高盐、高糖,而果蔬摄入不足,因此应做到“三减一加”,而类比于地中海饮食的“江南饮食”,恰恰有这样的效果,还有助于预防血管代谢性疾病。江南饮食可以概括有6大特点:1)提倡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4.一个腰围警戒线不能超避免肥胖,男性腰围不能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不能大于85厘米。5.床头备上一杯水平时可以在床头放一杯水,在睡前半小时和晨起时喝几口。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喝一杯温开水,能帮助稀释血液。晚上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饮用适量的温开水,能稀释血液,防治缺血性中风。6.一定要遵医嘱用药预防中风,一定要针对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进行管控,比如,血压高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血脂高的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等。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图文摘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关于安美
深圳市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拥有一支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组成的专家团队,重点在恶性肿瘤、自体免疫性疾病、乙型肝炎的免疫细胞治疗以及组织损伤、退行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等领域进行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致力于利用生命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引擎探索生命、帮助人们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健康。将会为更多中国精英人士提供德国前沿的医疗服务,以提高国民健康意识,降低中国癌症发病率为己任!AFA细胞银行存储-存储基地:深圳市南山区沁园路号深圳麒麟山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