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脑中风,人们都往往会想到高血压可引发中风,殊不知,房颤(AF)患者其卒中及全身性栓塞事件发生风险更大。专家表示,与没有房颤的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可怕,这是因为相较于血管内的空间,心房内更“宽敞”,若心房中有凝结成块的血栓,其个头更大,极易堵塞人体中较大的血管,这就导致了房颤引发的中风有“三高”特征: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那么房颤出现在哪些人群身上?我们该如何预防?我们的名医名家欧阳平主任会给您精确的剖析指导!什么是房颤,它有哪些危害?1、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丧失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房因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2、房颤主要分为三类:①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一般24小时,多为自限性。②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③永久性房颤: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的房颤。3、房颤主要危害:①脑卒中,且相比于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老年、吸烟),房颤不易发现,松江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房颤调查发病率高达2%,国外五分之一的缺血脑卒中是房颤导致。国内有半数以上的房颤病人没感觉(根据松江本地区的调查),患者易错过有效的预防。②周围动脉栓塞。③增加痴呆风险。④增加心力衰竭风险。⑤年轻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运动耐量减低。我们该如何发现房颤?①出现心慌、气短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或24小时心电图显示特征。②半数以上的房颤没有感觉,常常健康体检时心电图发现。③部分患者中风后发现有房颤。④双腔起搏器的心房监测功能。⑤医院随访的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中,若干年后,部分记录下阵发性房颤发生。⑥植入性心电记录仪(近年的发展,可记录三个月),筛查心房颤动的效果优于常规监测。房颤该如何治疗?房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根治!!如何根治?①一般通过开胸手术或者换瓣治疗,但是临床上很少有患者能经历手术治疗(主要是患者的条件和意愿所限)。②临床上一般常见的治疗方式是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有经验的中心已成为房颤的一线选择,可能达到阵发性房颤成功率90%,持续性房颤成功率70%,持久性房颤成功率60%。③还有部分患者可以选为药物复律:有效率30-40%,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房颤患者,建议一生中至少要给予一次复律的机会!!不能复律的房颤怎么办?①部分房颤患者需要抗栓治疗?以下表格得分≥1分,用华法林,0分不推荐抗栓②抗栓治疗首选华法林:临床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不等于抗栓治疗,主要原因是房颤发作时,心房不能有效充盈,从而导致心房内血液不能有效且及时的泵出,血液滞留在心房内,使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高。简单来讲,房颤发作时患者心房内环境同静脉环境相似,心房内血流缓慢,且压力小,剪切力小,血小板参与形成血栓的成分较小,所以,心房内血栓也以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由此来讲,抗凝治疗应该为房颤预防血栓的首选。在房颤抗凝指南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推荐早在年就已经明显降低,仅仅推荐患者拒绝使用任何抗凝药物或者不能耐受任何抗凝治疗的同时才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由此可见:房颤要抗凝,阿司匹林真不行!③抗栓治疗过程不易中断,许多房颤患者不理解:平时没有感觉不舒服,为什么还需要每天服用抗凝药,或本身没有异常感觉,加上每月验血呢?”部分患者嫌麻烦而中断,也有少许有异常感觉的房颤患者,抗栓几次后,因为没人陪或不重视等原因而放弃。实际上一旦发现房颤,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一般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如果患者不按医嘱服药,血栓有可能很快形成,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停药后一两天就能形成血栓,极易发生中风。④做好INR的监测:需要每月监测一次INR,医生根据INR值调整用药,掌握华法林的正确用法,华法林的出血事件与阿司匹林相似。有理想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不需监测INR药物如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Ib推荐,利伐沙班Ic推荐,但价格过高,期待大幅度降价。⑤农村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使用情况:名患者(体检出例房颤)一生中未听到华法林,占93.25%,42名患者一生中曾接受华法林,占6.75%,其中38例在房颤诊断之后或诊断时开始治疗。房颤抗栓,任重道远!!关于房颤的危害,华法林药物的注意事项,手术治疗及疗效等相关问题,欧阳平医生根据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敬请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