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朱鑫璞朱鑫璞中风预防门诊
脑中风后,不仅会“傻哭傻笑”,一些患者一侧手脚会出现不受控制的“舞蹈样动作”,加上患者口齿不清、胡言乱语,直至今日,几乎所有的家属仍然很不解,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神附体”吗?赶紧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一、人类运动的控制系统
1.“锥体系统”
人体的运动,一般是在大脑皮层的“命令”指挥下进行的,所以也叫作“随意运动”。例如屈臂、握拳、抬腿、迈步等,都是在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神经的传递,促使不同部位骨骼肌群的收缩来实现的,这套运动神经系统医学上称为“锥体系统”。
2.“锥体外系统”
人体在保持身体的姿势、控制运动的幅度、协调伸肌和屈肌的动作、维系肌肉的张力等方面,还需要另外一套称之为“锥体外系统”的参与,这个系统通常包括基底节区的某些神经核团,还有丘脑、中脑、小脑的一些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纤维。
二、脑中风后“鬼神附体”之谜
当人脑的“锥体外系统”发生病变,有时就会出现病人自己不能控制的一些不随意运动。这些异常运动可以在静止时出现,也可以在随意运动中出现。
中风患者如果在急性期以不随意运动为主要表现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在“基底节、丘脑或中脑”。这些部位的一侧病变可产生对侧肢体的不随意运动,多数表现为对侧肢体没有节律、幅度不均、控制不住的快速动作,即所谓“偏侧舞蹈症”。这种偏侧舞蹈症常常合并该侧肢体的不完全偏瘫,随着偏瘫的恢复,舞蹈运动也可逐渐好转。但是,也有的病人转变为缓速的不随意运动,即所谓“手足徐动症”。
“偏侧舞蹈症”需要与“局灶性癫痫”相鉴别。偏侧舞蹈症是没有节律的、而且动作可以是多变的;局灶性癫痫是有节律的,抽搐动作是刻板的。偏侧舞蹈症和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一样,在脑中风患者中也是一种难以控制的症状。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大致有所了解,脑中风后“手脚会不自主舞蹈”并不是鬼神在控制,而是大脑结构受损的结果。当然,最有效的措施并不是药物控制,而是提前积极预防脑中风,从根本上避免这些恼人的脑中风后遗症的发生!
您的信赖,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