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全球每五秒钟就会发生1例脑卒中,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人数超过万,且逐年上升。脑卒中患者脑组织在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并坏死(或内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导致神经元减少,轴突连接中断,局部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影响脑组织损伤的自我修复,丧失局部脑功能和神经组织。
中风主要包括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其中,缺血性脑中风最常见(87%),主要是由于大脑血管堵塞,富含氧气的血液流通不畅形成凝块后导致的。而出血性中风则是因为大脑血管破裂引发的。中风病人只有在急性发病最初几个小时内接受治疗才能保证运动机能完全恢复。但现实中,从发病到接受治疗耗费的时间较长,意味着多数缺血性中风病人会有行走和手臂抬举障碍等后遗症。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一旦发生脑中风,会有大量的神经细胞死亡,而受损的神经功能难以自我修复,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口眼歪斜、面部扭曲、语言不利、行动障碍等),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了解,脑中风是目前我国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且患者群体有年轻化趋势。细胞治疗
治疗脑中风,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出现行之有效的疗法,传统上都是物理康复,服用维脑路通或曲可芦丁等抗血栓药物治疗,同时通过饮食的干预配合治疗,但是这些只能缓解、减轻部分症状,并不是十分有效的治疗后遗症的方法。
直到细胞治疗被发现,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利用细胞技术实现对脑中风及后遗症的治疗,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细胞治疗中风所涉及的基本机制包括抗凋亡、抗炎、促进血管和神经的再生、形成新的神经细胞和神经回路、抗氧化和血脑屏障的保护。
细胞治疗可促进神经发生、血管生成、趋化作用和抗炎作用来促进缺血性损伤组织的修复。目前,细胞治疗中风在临床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国内细胞治疗临床进展
我国已开展大量采用细胞疗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细胞移植治疗脑中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自主行为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细胞治疗对脑卒中的预后就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医院)以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徐如祥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于年8月开始《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致瘫的II期临床研究》。
目前该研究课题进展顺利,值得一提的是,该临床研究团队关于神经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已经于年6月26日发表在《干细胞转化医学》国际期刊上。Ⅰ期临床研究结果反响良好,显示出一种特殊的人源神经干细胞系对于偏瘫性中风(身体的一侧无力或瘫痪)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治疗潜力。
年1月,天津市医院的阚建英团队对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荟萃分析,通过综合评定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后,细胞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2组间效应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自主行为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除此之外,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神经干细胞脑内精准移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研究项目在多家临床研究中心开展。
近期,我国细胞临床研究又新增3个备案项目,其中,按照《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国卫科教发〔〕48号)的规定,《人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项目入选备案。
细胞治疗技术在中风领域的治疗潜力让众多的研究者和患者充满希望,但细胞治疗中风的研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在将来,我们能看到在脑卒中领域更加令人惊喜的研究成果,最终惠及千千万的中风患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