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高血压中风有征兆控制血压巧


高血压中风有征兆控制血压巧用药

国内有些地方的冬季已经悄然来临,又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考验的时节。专家说心血管患者明显增多,患者要让心脑血管“安全过冬”,就要做好防范,尤其像高血压患者,伴随着血压升高很可能发生脑中风的危险。高血压如何做好防范?先看看脑中风来前都有哪些征兆。

较常见的几种预兆是:

1、一时性黑蒙:在眼前突然出现,数秒钟后能恢复,不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这是颅内血流量减少或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因为,眼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条分枝,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缺血最敏感,所以黑蒙可以看作是中风的最早警报信号。

2、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阵发性发作,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枝动脉因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的结果,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可视为较早期的中风预报信号。

3、频频打呵欠:这是脑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日甚所致。据统计,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10天内,频频打呵欠者,可达80%。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一信号。

4、扭颈手麻症:多发生头转向一侧刮胡子时,突感手指无力,剃刀落地,有的说话不清,1~2分钟后恢复。这是因为转头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的结果。这一现象,足以告诫人们,中风可随时发生。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可能伴有失语,但持续时间短,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中风。可把它当作是进展性或完全性脑卒中的先兆。

6、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激增,头痛头晕耳鸣加重,精神紧张或神疲嗜睡等症状,表示有可能发生出血性中风。

凡发现有上述征兆之一者,医院检查,包括血液流变检测,心血管超起、脑血流量、眼底及CT检查等。检查结果即使没有发现病现改变,也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如何预防脑中风?

主要从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好血压、合理用药等方面入手,牢记四条原则:

一是控制好血压。由于冬天时高血压病人较春夏时血压高,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定期复诊,如果血压有波动要及时就诊。此外,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存在一些脑中风、心肌梗塞的危险,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发作。

二是注意保暖。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特别对于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疾病更易发作或复发。

三是饮食清淡。很多人冬天都喜欢吃火锅,广州人也爱煲汤,殊不知火锅属于高脂高盐饮食,老火汤也属于高脂饮食。杜作义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盐、高胆固醇食物和太多进补,应选择清淡、少盐的食物,多吃水果,避免过饱。

四是不宜晨练。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运动要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如中午或下午。尽量避免晨练,患者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强烈的体育运动,如登山、快跑等。









































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zhsbt.com/zfyf/1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