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主要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其中缺血性脑中风约占脑血管疾病的80%,老年人高发,男性多于女性。
脑中风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1、溶栓治疗
80%~90%的急性脑中风是由血栓堵塞血管所导致的,因此溶解血栓十分重要。在急性中风早期,医生一般会选择阿替普酶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来进行溶栓治疗。
2、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主要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并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的延伸、扩大,以防止栓塞后的并发症。主要的抗凝药物是低分子肝素和阿加曲班。
3、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三种。要注意每种药的禁忌事项,尤其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禁用。
温馨提示: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最好在饭后服药或与碳酸钙等致酸剂同时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如果出现恶心、呕吐或者鼻出血及牙龈出血,应及时联系专业医护人员。
4、降压药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血压不能降得过快,发病后24~48小时降压治疗见下表:
温馨提示: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时,要定期服药,不可擅自服用多种降压药或自行停药换药。
除上述药物外,还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缺血性脑水肿的患者需要降低颅内压,脑水肿消退后可根据患者情况用点脑血管扩张剂,或促进大脑功能的神经细胞营养剂。
5、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历史悠久。含有三七、洋参等药材成分的中药制剂,均可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治疗。
6、支架植入治疗
支架植入是近年来一种积极的新方法,可以将狭窄的血管或闭塞的血管撑开,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疗效好、安全性较高,手术相关并发症也偏少。
当然,还有外科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内科综合支持治疗等方案。
长按上图,咨询更多健康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