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神坛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经这样表示:

她有一双暴君的眼睛,又有一张梦露的嘴。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这样表示:

她是一位世界级的政治家,除了英国,全世界都应感谢她。

默克尔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曾经这样表示:

她是非凡的领导人,为众多女性树立了一个榜样。

  被多国政要都高度评价的“她”,其实就是英国的传奇首相撒切尔夫人。今天,我们本着尊重事实和还原历史的态度,共同回顾这位“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争议人物。尤其是,辉煌过后是暗淡,她的晚年为何会如此凄凉?

撒切尔夫人(年10月——年4月),真名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她是英国右翼政治家,也是第一位女首相,曾在年、年和年连续三次率领保守党在议会选举中胜出并且组阁执政,带领英国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被英皇室授予了嘉德勋章的至高荣誉。

年10月13日,玛格丽特出生于英格兰东部林肯郡的一个小镇,是家中的第二个女儿。父亲名叫阿尔弗瑞德·罗伯茨,曾担任过地方议会的议员,属于思想老派的自由主义者。母亲名叫派翠丝,是一名虔诚的宗教信徒,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传统和严苛。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天资聪慧的玛格丽特从小就成绩突出,而且意志还非常坚定,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了具体规划。通过连续跳级,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格兰瑟姆女子学校毕业,在年时被著名的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录取。

萨默维尔学院最早始建于年,是牛津大学最早成立的女子学院。得益于珍妮特沃恩女爵的领导,这所学院的自由开放氛围非常浓厚。不过,这与长期接受传统保守教育的玛格丽特显得格格不入,难怪她在回忆录中会这样表示:

尽管来到了牛津大学,但我却非常非常思乡和忧愁……。

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玛格丽特没有接受自由化,反而加入到巴赫唱诗班和卫理公会教徒研习小组等保守派的阵营。不过,她的学习成绩从来都是出类拔萃的,还成为了著名化学家霍奇金教授的高徒。

在牛津读书期间,玛格丽特还结识了一大批与自己政治理念非常相近的人,比如爱德华博伊尔和威廉里斯·莫格等。这些人,最后都成为了她在政治领域的亲密合作者和支持者。

付出惨烈的代价后,同盟国终于击败了纳粹德国取得战争的胜利。德国投降后,英国战时内阁也随即解散,谁曾想到,如日中天的国家英雄丘吉尔竟然以票对票的巨大劣势败给了工党的艾德礼,失去了首相的宝座。

作为保守党的铁杆支持者,玛格丽特一时间难以接受这次大选的结果。好在,离开唐宁街10号的丘吉尔并没有消沉,而是继续活跃于政坛,还在年3月5日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居民都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受到了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

以此为标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开始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长期的敌视和冷战。期间,玛格丽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政治活动,誓言保守党定能重新执政。

由于二战的巨大损失,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没落,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雄风。除了军事领域和经济领域,英国的危机还来自于文化领域,那种鲜明的自由主义色彩也变得面目全非,甚至被称为“欧洲新病夫”。

二战后,实力极度削弱的英国不仅在经济上完全依赖美国,而且在军事上也需要跟随美国与苏联抗衡,俨然成为了附庸。伴随着全世界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的兴起,海外殖民地也所剩无几。一句话,米字旗已经被星条旗取代,“英国治下的和平”已经让位于“美国治下的和平”。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玛格丽特按部就班地就职于一家化工公司,做起了所谓的白领。不过,这显然不是她的理想所在,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政治活动中,还成为了保守党中最年轻的议员候选人。

因为经常参加政治集会,玛格丽特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群。其中,一位名叫丹尼斯·撒切尔的富商吸引了她,二人最终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出生于伦敦,是托马斯·赫伯特·撒切尔和凯瑟琳·伯德的长子,也是最后一位获得世袭爵位的非皇室成员。

新婚生活是甜蜜和幸福的,玛格丽特根据传统冠之以夫姓,从此成为了撒切尔夫人。第二年,她就生下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儿子取名马克,女儿取名卡萝尔,组建了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

在丈夫的支持下,撒切尔夫人选择重返政坛,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过,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当选的几率,她开始日渐成熟,先后几次都婉拒了保守党推荐的选区。

年4月,撒切尔夫人经过认真调研和走访,终于决定从芬奇利选区参选,成功当选为英国下议院的议员。在下院的第一次发言中,她丝毫没有发怵,向几乎清一色的男性议员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当时,《芬奇莱报》还这样评价:

撒切尔夫人的口才流利,不看演讲稿就能滔滔不绝,而且还总是一语中的。

随着频频亮相,撒切尔夫人不仅赢得了选民支持,而且也得到了保守党高层的认可。年9月,她被哈罗德·麦克米伦首相提名为国民保险部的政务次官,第一次进入内阁任职。

年,工党在大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与社会主义”的口号,吸引了中下层民众的支持。果不其然,保守党又一次沦为了在野党,撒切尔夫人也离开了内阁。

从此以后,撒切尔夫人充分发挥在野党的监督职能,数次在议会辩论中抨击工党政府推行的新税制。她强调,新税制不仅不符合西方世界的传统,而且还有往资本主义反方向倾斜的危险,进一步提升了她在保守党内的地位。

0年,爱德华·希斯带领保守党赢得了议会选举的胜利,重新取得执政权。之后,撒切尔夫人也再次入阁,出任了教育和科学大臣。

仅仅一个月后,撒切尔夫人就“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削减教育开支,她决绝地取消了向全国学校提供免费牛奶的政策,遭到了民众的抵触。面对接二连三的示威游行,《太阳报》甚至还这样进行讽刺:

她是向学生抢牛奶的人!

4年春,英国保守党在议会大选中落败,撒切尔夫人随即又出任了过渡内阁的环境事务大臣,直至新内阁产生为止。

为了重振旗鼓,撒切尔夫人在党内选举中成功击败了前任党首力推的候选人威廉·怀特劳,正式出任保守党党首。意气风发的她积极展开一连串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党内老气横秋的局面。

年5月,撒切尔夫人率领保守党赢得议会选举,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施政报告中,她提出了一整套恢复经济和扭转国力的方案,提出减少政府过度干预经济。

不过,撒切尔夫人还没有来得及真正付诸实施,立即就遭遇了“伊朗使馆人质事件”。年4月30日,6名恐怖分子武装占领了位于伦敦的伊朗大使馆,以挟持的26名人质要求英国政府释放所有在押的阿拉伯囚犯。

按照英国政府的惯例,为了营救二十多名人质,通常都会通过谈判解决。可是,撒切尔夫人却对恐怖分子表现得深恶痛绝,坚决拒绝进行任何形势的妥协,还强调对待恐怖分子实行零容忍。

撒切尔夫人下令国内最精锐的反恐部队“皇家特别空勤团”实施了一次闪电式突袭,一举就歼灭了恐怖分子并且还营救出所有的人质。通过此事,她向所有的怀疑者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证明了自己无愧于政府首相。

在撒切尔夫人大刀阔斧的经济政策下,英国的通胀率从18%下降到了8.6%,成功实现了软着陆。此后,她的民意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政治地位越来越稳固。

发展内政的同时,撒切尔夫人也从来没有忽视过外交。为了在国际上重树英国雄风,她重新回到了丘吉尔时期“英美特殊关系”的状态,在重大问题上与美国始终保持一致。

年1月20日,里根宣誓成为美国新一任总统。不久,撒切尔夫人就作为首位外国首脑“旋风式”访美,迅速拉近了自己和里根的关系。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尽管互相敌视,但双方尽量还是避免引发直接战争。不过,英国和阿根廷还是打了一场局部的热战,史称“马岛战争”。

“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的东南方,全岛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由大马尔维纳岛和索莱达岛以及上百个小岛组成。15世纪后,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相继殖民此地,直到19世纪初才实现独占。

在南美解放运动期间,阿根廷脱离原先的宗主国西班牙实现独立,同时宣布马岛也一并归属自己所有。不过,英国人却对此不屑一顾,继续占据着这里。

联合国成立后,阿根廷开始寻求国际社会支持,要求英国归还马岛。在美国的主导下,该问题被长期搁置,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到了20世纪80年代,拉美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阿根廷自然也不能幸免。而且,其国内反对加尔铁里军政府的民主运动也借此机会愈发的高涨,各种“倒加风潮”纷纷涌现。

为了转移国内的主要矛盾,加尔铁里决心铤而走险,以民族矛盾去化解阶级矛盾,决心使用武力的去收复马岛。

年3月19日,少数阿根廷人悄悄登上马岛,而且还升起了自己的国旗以宣示主权。对此,英国也没客气,立即派出了“坚忍号”破冰船去驱赶,结果却被准备已久的阿根廷军舰击退了。

消息传回到伦敦,整个国家都沸腾了,撒切尔夫人更是怒不可恕。通过议会授权,她立即宣布出兵海外,发誓要武力夺回马岛,要重塑日不落帝国的形象。

英国联合舰队万里迢迢抵达马岛海域,在美国的暗中支持下很快发起了登陆作战。不过,由于阿根廷海军装备了法国制的飞鱼反舰导弹,使得英军舰艇连连遭到重创。为此,撒切尔夫人紧急联系法国总统密特朗,要求对方交出飞鱼导弹的具体参数和数据。

对此无理要求,法国方面自然不肯就范。为了加大力度,撒切尔夫人居然表示,英国为了夺回马岛将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核武器。这下,许多国家都不淡定了,就连美国和苏联也掺和了进来,密特朗只好做了妥协出卖阿根廷。

最终,英军成功夺回了马岛的控制权,撒切尔夫人的威望也达到了鼎盛。年9月,她裹挟着这种气势访华,希望能在香港问题上迫使中国退让,还提出了所谓的“主权换治权”。

不过,撒切尔夫人在这个问题上错了,而且错得一塌糊涂。毕竟,中国岂是阿根廷可比,小平同志明确驳斥了她的诉求: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而且不仅是新界,还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对于中国方面的态度,撒切尔夫人显然有些始料不及,更感到手足无措。在走出人民大会堂时,她在心神不定下竟在台阶处一脚踩空而摔倒。

撒切尔夫人结束访华后,中英两国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了二十多轮的谈判,终于在年9月26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英国官方在香港发布声明:

要达成一项使香港在年后仍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到了年底,撒切尔夫人准备进一步在医疗、保险、教育、水电和通讯等方面推行私有化。不过,由于剥夺了普通民众特别是中下层民众的福祉,立即引起了一片反对之声,导致民意支持率大跌。

年时,撒切尔夫人在许多方面都开始力不从心,作为长期的政治盟友,副首相杰弗里·豪却在11月1日宣布辞职。之后,他公开抨击现政府:

保守党的党员们,我们应该对首相的支持做出重新的选择和考量。

眼见有机可乘,曾经担任撒切尔内阁国防大臣的赫塞尔廷也举起了反对大旗。就在四处楚歌之时,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也在背后狠狠捅了母亲一刀,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在母亲当政期间,马克的个人资产急剧攀升。而且,他长期居住在美国,更在摩纳哥、南非和西班牙等国都有巨额的不明资产,显然存在权钱交易和利益输送。

年11月22日,撒切尔夫人紧急召集内阁成员,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不过,绝大多数阁员都不继续鼎力支持,她只能在丈夫的陪同下发表了告别演说:

度过了11年的美好时光后,我们将告别唐宁街。同时,很欣慰能在任期内把英国建设得比以前更好。

从此之后,一位政治明星就此陨落,属于撒切尔夫人的时代也悄然结束了。退休后,她曾这样坦言: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由于长年从政,撒切尔夫人对于自己的一双儿女缺乏关爱,以至于母子关系和母女关系都很一般。退休后,她只能与丈夫相依为命,日子但也算是平静。

在年8月时,撒切尔夫人和丈夫丹尼斯在葡萄牙马得拉岛庆祝金婚纪念日,期间竟然出现了中风的迹象。不过,她始终都对外宣称一切安好,也减少了外出的公开活动。

年6月,在背后默默支持她数十年的丈夫丹尼斯去世了,沉重打击了撒切尔夫人。受此影响,已经患上中风的她出现了失忆和失语的症状,脾气也变得非常敏感和易怒。据女儿卡萝尔回忆:

母亲时常看起来思维混乱,她总是翻来覆去地问同样的问题,而且总是喋喋不休。

之后,身体每况愈下的撒切尔夫人时常忘记丈夫已经去世,精神状况更加不堪,已经不能独自生活。到了年4月8日,她最终因为中风后遗症而撒手人寰,享年87岁。

撒切尔夫人过世后,英国皇室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虽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国葬,但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亲王都破例亲自出席,风风光光送这位有功于英国的女性政治家最后一程。

葬礼上,时任首相的卡梅伦悲戚地朗诵了《圣经》的一段经文。仪式结束后,撒切尔夫人的遗体被送去火化,后被葬到了医院的墓地,永远沉睡在丈夫丹尼斯的身旁。

文史不假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zhsbt.com/yhrq/13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