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5日,新村社区“一心相伴”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第二期活动如实开展。活动中,分别针对四个小组开展了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小组服务,四场活动累计服务余名老人。
老人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养生手指操,随后便开始了不同需求的服务内容。
偷走记忆的不是小偷是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辨别能力便弱的情况,大部分人会认为:人老了都会有老年病,偶尔忘事都是正常的,不用大惊小怪。可是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错误。老师说道:“忘事、记忆力下降可能是老年人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症)的初期表现,发病前期不易被发现,且病症是不可逆的,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若发现自己忘事的情况很频繁,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早进行干预。”
认识慢病,提起重视
慢病管理互助小组共有38位组员,基本都患有1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但大家对“慢性疾病”这一概念并没有全面的了解,甚至会有理解偏差。活动期间,李奶奶说“我有高血压几十年了,吃不吃药都是一样的,反正又不能根治”,这就体现了老年人对慢病的态度,和错误处理方法,认为不能根治就不重视,不进行干预或药物治疗,导致发病率和危害率增高,造成重要脏器的损害,严重则易造成伤残。所以慢性疾病的普及认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脑卒中是什么?
脑卒中是指血供异常所引起的任何脑组织损伤,俗称中风。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但大部分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发生、或者预防脑卒中后遗症的发生也成为了脑卒中干预互助小组的重要课题。
活动中,老师为小组成员介绍了脑卒中两大类型: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详细阐述了两种类型的区别、脑卒中发生前与发生时主要表现,帮助组员正确认识脑卒中。并分享了脑卒中预防的方法,以此减弱或消除老年人对老年人脑卒中发生的紧张与焦虑,让组员有信心应对脑卒中。
健康=老来乐
“老有所乐”健康管理互助小组共有40名组员,这40名成员目前没有疾病表现、认知功能测量结果属正常范围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减退,代谢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同样存在健康风险。为此,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讲座就具有重大意义。
活动中,老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老年人认识健康生活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能够做到“健康饮食”。随后大家一起讨论了“健康”的含义,期间,王奶奶主动分享了自己健康生活的方式,以及日常的作息等,并表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体会到更多的老年生活中的乐趣”。
伴随着老人“什么时候再开活动,一定要告诉我们”的追问,新村社区“一心相伴”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第二期活动到此结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